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薛原:打造兩岸青年互動交流“朋友圈”

http://www.CRNTT.com   2016-11-05 00:28:18  


 
  她引述霍曼斯的社會交換理論表示,人與人交往的本質其實是一種社會交換,這種交換並非簡單的物質性等價或同質交換,而是心理性、非物質之間的模糊交換。她認為,兩岸青年在接觸交往的過程中,占據最大比例是對彼此的好奇,“我們同屬於中華民族卻又帶有各自不可替代的獨特性,這種相似又互補的樂趣和體驗如果不借助互動交往,僅憑想象和聽說是很難獲得的”,在這種情境下的接觸既是自然的相互吸引,也是人為的“利益”交換。

  兩岸交流建起友誼巨輪 但還需要完善修葺

  薛原指出,這些年兩岸青年交流保持了良好發展,打造了從現實世界到虛擬網絡的全方位互動平台,如高校之間互派交換生、開展主題多元的夏令營、旅遊尋根參訪、組織各類競技比賽、網上論壇等。她介紹,就廈大而言,近期舉辦的學子論壇、大陸台生台灣史暑期研習營等活動,通過靈活機動的形式讓年輕人自主參與、主動擔當,提高了良好的主人翁意識。“兩岸年輕人可以從多維視角認識對方,增進了共同認知,也促進了感情交流。這些交流不只是拉近了台灣與大陸的心理距離,更是建立起穩固的友誼巨輪”,她說。

  不過,她也發現了一些需要完善之處:兩岸青年交流並沒有完全實現對等、雙向交流渠道並不暢通;大陸青年赴台灣學習、交流卻相對較少,台灣中南部地區、非名校學生的參與度很低,大陸二三線城市、985、211高校以外的學生赴台的機會並不多;交流形式有待於進一步創新,台灣青年參與大陸組織的兩岸交流活動,多數情況下是被動式的接受,很多時候活動組織形式大於內容,效果不盡理想;經濟、科技類的交流很少。

  兩岸交流不是“二次元” 網絡空間擴散誤解

  薛原認為,青年之間的交流不在於次數的多少、活動的主客,更重要的是基於一個客觀、公正的認知以接納包容的心態去認識彼此。她發現,網絡世代的青年,主要的信息獲取手段來自於網絡,但台灣青年人廣泛接觸的網絡、論壇一片綠油油。她指出,網絡世界裡“台獨”占據了很大的話語權。“台灣島內綠媒常常對大陸進行誇大化甚至虛假宣傳,社會文化經由媒體而在個體社會的進程中對偏見的產生和維護是一種十分深遠的影響”,她表示,當權威媒體把大陸某一不明確事件違背了新聞原則進行含沙射影時,大多數台灣人最終會將其當作事實加以接受。

  她認為,兩岸青年的交流不應該是“二次元”產物,而應該是多維度的立體呈現,讓參與者在走訪中學習和感悟,在參與活動中獲得成就感,在互相合作中加深友情與互相了解,在面對困境時充滿信心與勇氣。“交流不能滿足於浮光掠影的參觀游覽,應更多走向基層接地氣,方能更深入地了解彼此。也不能滿足於一般的座談、論壇、峰會、節慶,應探索通過學習、生活、工作等共同經驗,方能更真切地體會對方”,薛原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