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回溯兩漢政策論辯 時殷弘解讀戰略保守主義

http://www.CRNTT.com   2017-02-23 00:09:37  


時殷弘講座現場(中評社 束沐攝)
  中評社北京2月23日電(記者 束沐)談及對外政策,“激進”和“保守”永遠是一對博弈中的兩個陣營,而由上述不同思想所指導的對外政策實踐,尤其是出兵與否,格外牽動著一個國家的興衰。當前,在劇烈變動的國際環境下,中國該實行怎樣的對外政策,再度成為上述兩派論爭的焦點。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做客騰訊思享會“戰略大講堂”,通過引經據典,回顧兩漢賈捐之、劉安、杜欽、魯恭和蔡邕的論辯,向聽眾們深入淺出地解說了戰略保守主義的中國範例。他還結合現實探討了戰略保守主義與國家穩定發展、民族復興之間的深刻關係。

  時殷弘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他長期從事國際關係理論思想、國際關係史、當代國際政治和戰略、美國和中國的對外政策的等方面研究,2011年2月17日被聘請為國務院參事。近年來時殷弘專注於研究中國歷史中的“戰略保守主義”對外思想以及對當代中國外交政策的啟示,著有《對外政策與歷史教益:研判和透視》探討上述問題。

  在演講中,時殷弘向聽眾介紹了《漢書》、《後漢書》中記載的兩漢時期有關戰略保守主義經典論辯的五個案例:賈捐之力勸漢元帝放棄對連年騷亂的珠厓(海南島)出兵鎮壓、劉安諫言漢武帝不要對南方的閩越王出兵施以懲罰、杜欽說服大將軍工鳳不必與西域罽賓國的使者有太多往來、魯恭勸竇憲放棄對北匈奴進行征伐、蔡邕諫言漢靈帝勿派兵挑戰鮮卑。時殷弘以金聖嘆式古文批注與評論的方式,向觀眾分享了他從史書中梳理出的體現戰略保守主義的論據與論點,如“欲與聲教則治之,不欲與者不強治也”、“用兵不可不重也”、“務盛內不求外”、“夫以德勝人者昌,以力勝人者亡”等主張。

  他表示,儘管上述論辯的背景有各有異同,但正如蔡邕所言,戰略激進主義和戰略保守主義都應當是情勢性的選擇,無論是出兵攻打還是保守隱忍,都應根據具體情勢採用,而這一具體情況就與國內政權的穩固、“腹心地區”經濟社會的穩定、國民的福祉有關,也要謹慎評估出兵征服的成本與結果,還要考慮到所征伐對象(即“蠻夷”)是否被“華夏”教化的可能性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