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參加“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座談會,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左)全程陪同。(中評社 張嘉文攝)
馬英九。(中評社 張嘉文攝)
中評社成都12月23日電(記者 張嘉文)馬英九率領大九學堂20多位學員第三度訪問大陸,21日在四川成都開始此次的第二段行程。馬英九一行今天一早前往成都的杜甫草堂博物館,並在該處的書院舉辦“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座談會。馬英九在會中表示,兩岸同文同種,同根同源,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共享中華文化。
馬英九說,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傳承五千年未間斷的古文明,經過多年來兩岸共同的努力,歷久而彌新。在台灣,因為民進黨的政治操弄下,出現“去中國化”的錯誤方向,我們這一代人有責任,必須要撥亂反正。
馬英九強調,他對中華文化在台灣,是充滿信心的。畢竟多年體驗下來,兩岸文化交流是共同的語言與情感共鳴,不受意識形態所左右。從這個觀點來看,任何“去中國化”的行徑都註定不會成功,因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已深植炎黃子孫血脈之中。
馬英九一行今早前往成都杜甫草堂,一探“詩聖”杜甫當年在成都定居留下的足跡。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全程陪同,兩人一同出席“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座談會,探討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座談會台方還包括作家、中華新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楊渡和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等人參加。
馬英九在會中表示,中華文化講究慎終追遠,飲水思源,這是中華民族建立數千年優良傳統的重要基礎,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去年他第一次訪問中國大陸,就是返回湖南老家祭祖。在祖父墳前,他全程以湖南家鄉話念出祭文。大陸朋友告訴他,全大陸有一億兩千萬人線上觀看,代表慎終追遠就是我們中國人共同的文化傳承與價值。身為炎黃子孫,絕對不能數典忘祖。
馬英九談到今年四月他第二次訪問大陸,特地到陝西祭黃帝陵,以及他先祖的家鄉扶風參拜馬援祠。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中華文明的奠基者和開拓者。黃帝文化已經逐漸演變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徵,祭黃陵,讓我們中華兒女更加牢記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的根源,以及身為炎黃子孫的驕傲。
馬英九指出,事實上,大部分的台灣人對中華文化與民族認同,都有極其堅定的信念。即使過去台灣曾被日本殖民統治50年,仍堅持身為炎黃子孫,保有中華民族的主體性和尊嚴。台灣光復後第二年,台灣各界耆老林獻堂、丘念台、李建興等組團到大陸祭祖,特別到黃帝陵秉告祖先台灣已經從日本手中光復。這是台灣人在日本統治50年後回歸中華民族重要的象徵行動,令人感動懷念。
馬英九提及,他這兩年帶著台灣來的年輕學子,在各個層面體驗中華文化,許多同學告訴他,這些對他們意義重大。例如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後,有同學說他的“靈魂感受到震撼”,在台灣根本沒有機會體驗這樣莊嚴的儀式,肅穆的祭祀,以及深刻的感動。這是非常重要的,透過這次難得的機會,他們將牢記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的根源,以及身為炎黃子孫的驕傲,一輩子都銘記在心。
因此,馬英九說,他希望能有機會,再度帶著台灣的年輕同學們,到大陸參加祭孔典禮,體驗儒家思想與中華文明的傳承。他希望看到台灣青年能夠體認自己身為炎黃子孫,對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要產生一種責任感,深入瞭解中華文化的脈絡與歷史意義,並確切感受對於中華文化的情感與認同。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舉辦“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座談會。(中評社 張嘉文攝)
馬英九參觀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中評社 張嘉文攝)
大九學堂學員參觀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中評社 張嘉文攝)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中評社 張嘉文攝)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中評社 張嘉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