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作家、中華新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楊渡受訪。(中評社 張嘉文攝)
馬英九和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一起出席座談會。(中評社 張嘉文攝)
中評社成都12月24日電(記者 張嘉文)馬英九率領大九學堂20多位學員第三度訪問大陸,21日在四川成都開始第二段行程,一行人23日前往成都杜甫草堂,並舉行“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座談會。與會的台灣作家、中華新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楊渡接受媒體訪問時強調,中華文化有強大的內在自信,譬如在文化藝術等方面具有生命力,會再創造出新的一代。
楊渡強調,所以在台灣,譬如知名的文學及劇作家白先勇,其崑曲就有很多年輕的追隨者,他們會試著去參與到戲劇創作裡,這些創作就會使藝術有生命力,也是因為這樣的生命力,所以他對中華文化的未來會有自信。
馬英九第3次率團訪陸,此次訪陸行程從18日到26日,23日前往成都杜甫草堂,一探“詩聖”杜甫當年在成都定居留下的足跡,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全程陪同,兩人也一同出席“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座談會,探討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座談會台方還包括作家、中華新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楊渡和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等。
楊渡在會後接受媒體訪問談及對中華文化的內在自信,他說,1949年後從大陸到台灣的文化人,把他們的文化根底傳承給後來的文化人,這些戲劇文化、藝術等等會具有生命力,而這個生命力會再創造出新的一代,這是他對中華文化的自信來源。
至於有無具體措施可以加深兩岸青年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
楊渡說,文化傳承在於它有創造力,如果能幫兩岸青年製造一些可以創造的平台,比如說在AI的創作,或者在影視、文學作品的創作方面,讓他們可以共同合作,這種創造力會對中華文化很有幫助,也就是他強調的生命力,兩岸可以朝建立共同平台來做起。
楊渡也提到他過去參加過兩岸家書大型紀錄片的創作,這對於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有幫助,更重要的是在家書裡面去找到人的情感和血脈的連接,從自己的家世乃至於家族的生命史重新去尋根,當然這些尋根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個人如何去呈現生命史或者家族史。
楊渡說,兩岸的青年其實可以在這樣的追尋裡面,共同創造出一些故事或者一些素材,共同書寫未來的故事。
座談會在杜甫草堂書院舉行。(中評社 張嘉文攝)
座談會現場。(中評社 張嘉文攝)
媒體採訪現場。(中評社 張嘉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