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數據

中評數據:搶人才之後 留人成關鍵

2024-11-14 00:10:45
圖1 香港社交媒體涉人才議題的關注度及其在特區政府整體施政輿情中的佔比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2 “高才通”計劃的累計接獲申請宗數及獲批宗數按月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中評社香港11月14日電/本屆香港特區政府自就任之初,就推出一系列積極延攬人才的新政,包括優化已有的人才入境計劃、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下稱“高才通”)等新安排等。經過近兩年的努力,特區政府在“搶人才”方面已取得亮眼成績。截至今年9月底,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已收到逾38萬宗申請,其中近24萬宗獲批,約16萬名人才已攜同其家人抵港,當中更包括循“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稱“優才)來港、曾7次在世錦賽封王的桌球天才奧蘇利雲。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通過分析香港社交媒體數據後得出結論:主流輿論肯定“搶人才”措施所發揮的積極成效,認為特區政府接下來的人才工作重心,應逐步轉移至如何協助人才留港之上。較多新來港人才反映,希望特區政府能因應他們在工作及居住環節所面臨的問題,提出具針對性的措施予以改善,讓他們能更好地在落戶香港初期站穩腳跟。

  如圖1所示,與本屆特區政府任期內的頭兩年相比,香港社交媒體近期涉人才政策議題的關注度明顯減少,其在特區政府整體施政輿情中的佔比,也從2022年底時突破30%的高位,跌至近期不足一成。在本屆特區政府就任之初,香港各行各業皆存在較嚴重的“人才荒”現象,但隨著新的輸入人才機制落地生效,香港勞動力市場的人手短缺問題目前已大為緩解。

  結合圖2可知,作為特區政府人才新政焦點的“高才通”計劃,自推出以來便持續受到海內外人才的熱烈追捧,截至今年9月,累計接獲申請已超過10萬宗,申請獲批率高達八成一,當中6.6萬人已激活簽證抵港。近年來在“搶人才”政策下大量湧入的人才,填補了此前因疫情與地緣政治等因素而外流的缺口,香港社會也因而對人才不足的議題焦慮感減少,從而導致人才政策在整體輿論場內的能見度下降。

  特區政府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所提出的三項優化“高才通”和“優才”計劃的措施,包括擴大“高才通”計劃合資格大學名單、延長“高才”通計劃A類申請首個簽證年期、以及優化“優才”計劃綜合計分制的評審準則與安排,雖然在社交媒體引發的迴響絕大多數反應正面,但關注度並不高,也非此次施政報告人才政策的討論焦點。

  不過,儘管當前有持續穩定的人才流入,但這並不代表香港在人才層面已不存在明顯短板。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最新發表的世界人才報告可見,香港2024年的全球人才競爭力排名,雖較去年大幅躍升7位至第9,並取得自2019年以來的最佳成績;但其在吸引力和留住人才的評分細項,卻表現相對失色排名僅第28(見圖3)。

  結合圖4可知,雖然香港社交媒體涉人才議題的討論整體有所下滑,但在相關輿情中,涉“留人才”的關注度佔比近兩年卻持續上升,並於2024年超過“搶人才”的關注度份額,成為涉人才議題討論中的最主要子議題。特區政府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也因應香港當前人才問題的最新現狀,提出未來要進一步強化人才服務辦公室的職能,並為人才培育提供更有力的支援等。

  而要提升新來港人才未來長期留港的意願,關鍵在於瞭解他們目前所面臨的困境,並對症下藥提出有效措施助其克服。圖5統計了新來港人才對在港生活各主要範疇的社交媒體滿意度,可見子女教育和文化環境,是當中對人才吸引力相對較大的兩項,而工作與住房則是較為遜色的失分項。

  不少新來港的內地人才反映,自己之所以舉家移民至香港,最主要的原因是看中其教育水平先進的優勢,認為香港坐擁多所世界排名前列的高校、以及國際學校林立的教育環境,可以令其子女獲得更優渥的教育資源,也較內地面臨更小的升學壓力。此外,也有部分來港定居的人才表示,自己非常喜歡香港中西合璧的文化環境,認為香港的高包容度與多元性,能助其開闊眼界拓展國際視野。

  在上述兩大拉因素的加持下,香港對外來人才的吸引力顯然不可忽視,但當談及香港所能提供的工作機會與居住環境時,不少人卻表現出略顯無奈和苦惱的表情,其稱來港後的生活與其原先的設想存在不小落差,一方面是較難找到與過去待遇差不多的工作崗位,另一方面則是被香港寸金寸土的居住環境所勸退。

  前述的“高才通”計劃,雖在不足兩年內已批出了逾8萬宗申請,成為香港“搶人才”政策的金漆招牌;但臨近首批“高才通”簽證將在年底到期的期限,近月來,應否續簽、能否續簽的討論聲量在社交媒體顯著升溫,涉“高才通”續簽輿情的憂慮情緒指數也大幅攀升至50%(見圖6)。不少高才在落地香港後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這主要是因為香港所能提供的職缺類型與級別,與很多高才們過去的工作技能與經驗並不相符。部分高才在苦苦尋覓工作數月後,只能暫時屈就在不太滿意的工作崗位繼續騎牛找馬;也有相當比例的高才目前仍處於無業狀態,據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和教聯會的調查顯示該比例高達21.6%。在小紅書等內地社交平台上,不乏一些有關“高才通”如何續簽的“所謂”攻略,當中分享從事保險經紀等自僱行業、或自費成立空殼公司以完成續簽的經驗,不僅做法頗具爭議,而且特區政府也表明會對此類行為加強審查。足見,新來港人才在工作環節所遇到的阻力著實不容小覷,而且,這也直接影響到了他們能否取得繼續留港簽證的資格。

  具體分析新來港人才在就業、創業過程中所遭遇的挫折(見圖7),可見難以從事原有行業(關注度佔比41%)、以及香港的產業生態不夠成熟(關注度佔比27%)是最多人深有感觸的問題。較多輿論表示,香港的產業結構以金融和地產為主、相對單一,但自己卻從事創科或高端製造等行業;而後者目前在香港仍處於發展初期,欠缺完整的產業鏈和足夠大的市場規模,即便自己想作為先行者創業也絕非易事。有觀點認為,新來港人才不少皆擁有高技術背景,他們的專長無疑能為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的願景出一分力;不過,特區政府也需運用更多的政策工具引導和支持新興產業發展,包括對特定行業的專項基金支持以及稅務減免優惠等,才能為這類人才提供一個足以讓其發揮所長的平台。

  此外,也有部分人才反映,自己雖然有意在港開公司創業,但在外匯管制的制約下,很難將內地的資金調撥至香港,以支持公司的前期籌備和運營(關注度佔比19%)。因此,有不少觀點呼籲兩地政府就此類個案作探討協商,針對新來港人才經營公司的實際需求,制定出一套便利他們在兩地調動資金的靈活安排。

  還有一些從事醫生、律師等職業的專業人士,表示當前兩地專業資格互認仍存在不少壁壘,抵港後其在內地取得的專業資格不獲承認,難以從事原有行業貢獻自己的力量(關注度佔比7%)。希望特區政府能因應他們這批新來港專業人士的處境,加快推進與內地政府在多個專業領域的資格互認,並指出在優化人才來港簽證安排以外,特區政府在相關配套措施上也需跟得上,否則新來港人才並不具備能在此發光發亮的舞台。由圖8可見,近年來,社交媒體涉兩地專業資格互認議題的聲量持續上揚,其在特區政府邁出“搶人才”的步伐後更是升幅大增。不少本地輿論也反映,擴大專業資格互認不僅有利於增強香港對外來人才的吸引力,也能提升香港本地居民所能獲得的專業服務水平,尤其能紓緩醫療等專業服務領域所存在的供不應求現象。

  除工作與職涯發展以外,新來港人才較為不滿意的,還有香港性價比相對偏低的居住環境(見圖5)。較多輿論意識到住房問題是香港長久以來的深層次矛盾,儘管本屆特區政府已加快造地興建房屋,但短期內也較難解決問題。不過,從圖9可見,不少觀點仍認為,特區政府需採取更加積極有為的態度,協助外來人才實現在港安居的第一步,例如為符合特定資格的人才提供住房補貼(關注度佔比45%)或宿舍(關注度佔比26%),其指出唯有解決住房的最底層需求,人才才能安心全力拼事業為香港創造價值。一些人才表示,自己很羨慕身邊入住科技園“創新斗室”的朋友,希望特區政府能支持科技園進一步擴展此類項目的規模,讓更多從事創科行業的人才能找到適切居所。此外,也有部分有意在港置業的人才,指出儘管新來港人士目前購房所繳納的印花稅已與本地永久居民無異,但其在實際購房過程中卻又遇上另一大阻礙,即較難從內地匯出大筆資金以支付購房全款或首期。較多觀點認同,兩地政府在制定針對新來港人才的兩地資金流通機制時,除需充分考慮人才在港發展業務的需要外,也應把其購置物業的訴求納入其中(關注度21%)。

  中評智庫認為:特區政府過去兩年的“搶人才”工作成績彪炳,不僅有效紓緩了疫後初期的人才短缺現象,也在主流輿論間獲得相對正面的積極評價。下一階段,特區政府人才政策的重心,應進一步朝如何留住人才的方向靠攏。針對人才在工作與居住這兩大環節所遇到的難處,特區政府應充分調研考察,仔細聆聽各方意見,急人才之所急,想人才之所想,及時出台針對性的政策助人才在港實現安居樂業。成功吸引人才來港只是第一步,接下來特區政府需運用更大的智慧,為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才,提供能讓其紮根香港的合適土壤,讓其能在香港盡情揮灑才能、創造價值。

 (記者:陳日嘉,分析師:楊力聰,工程師:吳悅檸,研究員:林東陽)
圖3 近6年來香港的全球人才競爭力排名及評分細項吸引力和留住人才排名的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4 自2022年以來涉搶人才與協助人才留港議題的關注度在整體涉人才政策討論中的佔比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5 新來港人才對在港生活各主要範疇的社交媒體滿意度(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6 今年以來香港社交媒體涉“高才通”續簽議題的聲量及相關輿情的憂慮情緒指數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7 新來港人才在工作層面所面臨各項主要問題的社交媒體關注度分佈(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8 自2019年以來香港社交媒體涉兩地專業資格互認議題的聲量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9 新來港人才對於各項改善居住問題建議的社交媒體關注度分佈(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