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導報

何慧俐:以中華文化推進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

2024-11-24 00:19:12
論壇現場(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北京11月24日電(實習記者 李婷萱)天津大學台灣研究所副所長、中華兩岸新時代交流協會學術研究中心主任何慧俐日前在第十屆中華文化論壇上發表觀點稱,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的根與魂,是兩岸關係中最天然的聯結、最深沉的力量,也是最牢不可破的紐帶。兩岸應該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增強中華文化認同、文化自信,建設共同精神家園。

  何慧俐表示,中華文化在推進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裡,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情感層面上想要能觸動人心,最重要的是要能從思想層面上著手,而“文化”正是能鏈接彼此的內心思路、促進兩岸心靈契合的最佳砝碼。

  何慧俐指出,推進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對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三項重要意義:第一,瓦解台獨“去中國化”的謬論;第二,為統一後的台灣治理打好基礎;第三,強化兩岸同胞歸屬感與向心力。

  何慧俐認為,可以從推進“兩岸命運共同體”出發,凝聚兩岸同胞的共同體意識,借此累積發展促進兩岸關係統一的軟實力,再將這股軟實力與政治、軍事等硬實力,相結合成巧實力,將可使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更為順暢,為未來統一實施“一國兩制”時,減少很多阻力。倡導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可以增進人民對於國家的歸屬感與向心力,因此應該不斷地強化文化認同,進而增加人民對國家的認同意識。

  我們應該如何以中華文化推進兩岸融合發展?何慧俐表示,孔子畢生的理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最能為兩岸命運共同體發展的未來,彩繪出美好生活的藍圖。

  何慧俐指出,兩岸在老人安養這個區塊,不論是在安養機構的硬體建設,或養護人員的培植訓練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開展,可以相互借鑒與學習。但真正值得重視的是,如何能夠讓老人家活出更精采的後半生,是兩岸可以共同合作的。

  何慧俐還指出,兩岸原本就是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的一家人,但是因為歷史的因素,導致彼此的阻隔。要如何讓兩岸重回彼此相互信賴的情境呢?交流是互信的開始。2023年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有 74.4%的台灣民眾認為兩岸應該增加互動。台媒分析稱,這表明即便兩岸關係緊張,台灣民眾仍未放棄與對岸交流的機會,民眾心聲值得台當局重視,交流是民心所向,和平更是兩岸同胞心中殷切的盼望。

  本屆中華文化論壇由北京大學主辦,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合辦,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研究室、文化和旅遊部·北京大學兩岸文化研究基地承辦,中評智庫基金會、中國評論通訊社、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國際政治研究專業委員會協辦。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