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小哢體育”的團隊成員討論即將要推出的新一期自媒體視頻(新華社發)在微博、微信、豆瓣等中國社交媒體上,有許多與副業相關的帖子,內容五花八門。
中評社香港12月7日電/一整天忙碌的工作後,30歲的小陳回到家裡沒時間停歇,就開始忙著經營自己的副業。小陳有一家淘寶店,他說,為了經營好這家網店,他得不分晝夜在綫回複客戶,生怕因為自己的疏忽而失去顧客。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2月5日報道,小陳坦言,自己更傾向於把更多時間放到副業上,“這個副業帶給我的機會和未來的潛在價值,比我的主業大很多”。
像小陳那樣,從事一份安穩的主業同時兼職其他工作,成為近年來一些中國年輕人的新就業形態,這在中國被稱為“斜杠”或“兩栖”。
豆瓣上還有一個有超20萬名成員的小組,雖命名為“副業失敗的一天”,但內容較多為分享副業經驗,該小組還多次登上小組熱門趨勢榜單。
在重慶從事影視後期制作的怡婷(化名)和小陳一樣,忙完一天工作回到家後,會利用業餘時間,經營自媒體。
怡婷今年上半年創建了一個自媒體,作為自己的副業。她坦言,同時從事兩份工作有時讓她感到疲憊,但好在這份副業相對自由,不會太吃力。
清研智庫聯合南京大學紫金傳媒研究院、度小滿金融發布的《2019年兩栖青年金融需求調查研究》顯示,有一份或多份副業的“兩栖青年”占中國在職青年群體的17.34%。
在人民網人民數據研究院聯合環球青藤今年1月發布的《2021青年就業與職業規劃報告》中,這個比率達到27.6%。在這群“兩栖青年”中,有9.8%從事兩份工作,17.8%從事三份或以上的工作。
清研的調查還指出,82.9%的“兩栖青年”認為,從事多份工作能為收入提供保障,還能拓展自身影響力、人脈資源,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
小陳說,經營電商能讓他額外掌握電商運營技能,也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顧客朋友,并建立人際網絡。
怡婷也說,自己的主業和副業都需要視頻後期制作的技能,具有高度關聯性。從事副業的同時,她的工作能力也在提升,還能學到不少新事物,這些經驗都是只從事本業難以得到的。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王全興受訪時指出,中國青年的“斜杠”現象是靈活就業的一種形式,在市場化經濟體制改革背景下,作為勞動力市場靈活化的一種表現一直都存在,而近幾年更加突出的原因,“主要與經濟形態和技術條件的變化有關”。
王全興指出,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平台、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條件,讓靈活就業更加容易和便利,“斜杠青年”群體就進一步擴大。而數字技術的便利與人們居家時間增多的結合,更加劇了“斜杠”現象。
新加坡華僑銀行大中華地區研究主管謝棟銘也指出,科技的發展讓互聯網流量的貨幣化變得更加容易,只要有好的數碼內容就能吸引流量,要將這些變現也很簡單,這對於喜歡創意、不希望被制約的新一代勞動群體而言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