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評論中國

美打壓中國科技發展難如願

2023-02-23 16:32:05
圖為“祖衝之”號量子計算原型機微縮模型。(新華社發)
  中評社香港2月23日電/在當前令人憂慮的國際環境中,人工智能、自動化、機器人、量子技術、空間技術等技術創新往往能够為各國提供非凡的優勢,影響全球大國競爭。中國在這些領域的投資和政策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中國開始成為美國的重要對手。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2月11日載文《中國會成為全球技術超級大國嗎?》,作者為土耳其薩卡裡亞大學中東研究所博士生梅蘇特•厄茲詹,文章說,中國的目標是利用創新技術提供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商業機遇,成為世界技術領導者。中國的戰略是希望增加對企業的支持,優先安排研發活動,確保高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并推動各種創新項目。

  對美國來說,中國不斷提升的技術能力已經成為對華雙邊關系的主要問題之一。鑒於美國決策者希望保持華盛頓在經濟、軍事和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中國的技術開發策略已經成為美國的重要挑戰。於是早在本世紀第二個十年裡,奧巴馬政府就采取了限制中國經濟快速崛起的戰略。特朗普當選總統後,采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政策,動用了經濟和技術制裁手段。打擊中國的政策在拜登執政時期延續下來,只是方法有所不同。
  我們可以看清美國對華政策的四個關鍵參數:一是保持美國在技術、經濟和軍事上的領導地位;二是通過深化與盟友的合作,限制中國在技術市場的影響力;三是發展替代技術;四是建立針對對手的技術政治架構。舉例來講,西方企業被要求限制對華合作,有時候限制措施通過立法形式確立下來。旨在限制中國收購西方企業的工作也在進行中。

  然而在當今世界,競爭的條件和領域并不完全立足於安全。當前全球秩序的體制、機構和參與者都與中國密切互動。換句話講,今天的競爭環境并不存在兩極結構。包括美國及其盟友在內的許多參與者必須在各種領域裡與中國互動。這一情況給美國反華活動的範圍和前景增添了變數。

  此外,技術競爭不僅限於實體或地緣政治領域。競爭環境超越了國家、機構、公司等參與者的範圍,囊括了以信息和數據為基礎的領域。國家、政府之類的參與者(哪怕是霸權國家)無法在數字空間裡的競爭中直接發揮主導權。這就更加要求人們去探討當下競爭環境的未來在何處。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