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評論中國

韓國為何“對華克制”?

2023-02-23 16:32:28
2022年8月5日,在山東省威海市,與會嘉賓參觀第二屆韓國(山東)進口商品博覽會。(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2月23日電/去年3月尹錫悅當選韓國總統時,許多觀察人士看到了一個正在形成中的對華鷹派,認為他將與華盛頓密切合作對抗北京。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2月18日載文《韓國持久的對華克制》,作者是美國昆西治國方略研究所初級研究員詹姆斯•樸,文章說,上任9個月後,尹錫悅看上去遠不是一個對華鷹派。

  一個例證是韓國是否會加入“四方安全對話”——一個由澳大利亞、印度、日本和美國組成的小團體,主要目的是對抗中國。尹錫悅政府現在似乎滿足於與“四方安全對話”在氣候變化和疫苗等有選擇性的領域進行非正式的、關乎具體問題的合作,而不是完全的一體化。

  同樣重要的是,尹錫悅政府對美國將中國排除在半導體供應鏈之外的政策猶豫不決。

  首爾官員強調了美國和中國市場對韓國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并重申政府參與“芯片四方聯盟”將以不損害與中國的夥伴關系為條件。

  到頭來,尹錫悅“對中國更強硬”的形象至多是口頭上的。在這些言論背後,尹錫悅政府避免采取實質性的反華姿態,也沒有跡象表明首爾有意這樣做。更有可能出現的情況似乎是,韓國在尹錫悅政府的領導下繼續對中國采取溫和路綫。

  對於中國,韓國的印太戰略相當明智地背離了以遏制為中心的美國戰略。相反,首爾把印太地區描繪成一個“包容性”的地區,明確表示“不尋求針對或排斥任何特定國家”,并將中國定義為一個“重要的地區夥伴”。

  可以肯定的是,首爾確實對中國感到擔憂,但它對中國的總體態度明顯比華盛頓和東京等其他相對強硬的政府要溫和。
  韓國的印太戰略還回避了與中國極端競爭的叙事,更強調包容性的區域合作和接觸。首爾對“不斷加劇的地緣政治競爭如何阻礙了地區合作”感到失望,誓言要阻止“經濟問題的過度安全化”,這些說法似乎是有意抵制對華脫鈎的觀點。

  盡管對中國持懷疑態度,但韓國的印太戰略總體上反映出與中國保持積極關系的強烈衝動——要合作接觸而不是與中國對抗。很顯然,對韓國的地緣經濟和安全利益而言,反華政策弊大於利。

  在安全領域,對抗中國可能會適得其反,破壞韓國的安全環境。應對朝鮮核威脅仍是韓國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需要地區範圍內的合作,其中涉及中國在制裁和對話方面給予支持。

  韓國是世界上最依賴中國的經濟體之一。中國市場對韓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使得與中國的貿易夥伴關系變得更加重要。此外,韓國嚴重依賴進口來獲取用於芯片制造的稀土礦,而進口的稀土礦中有60%以上來自中國。

  在韓國的經濟結構中,中國已經變得幾乎無可替代,而這種結構也不能輕易被推翻。正如韓國SK海力士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所說,放棄中國市場對韓國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

  最終,任何一屆韓國政府在制定外交政策時都必須優先考慮最有利於國家和人民福祉的事情。其結果是,韓國繼續對中國保持克制。

  如果像韓國這樣的美國重要盟友都能在中國的家門口與其和平共處,或許美國領導人應該反思一下把亞洲描繪成大國對抗中國的戰場是否真的有必要。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