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分析
2021年9月號,總第285期

蔡英文當局貿易政策的抉擇及其政治影響
杜世雄(廈門)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貿易政策的制定不僅受到政治行爲體貿易需求的影響,往往也摻雜著複雜的政治因素。在政治利益的驅動下,蔡英文當局將對外連結列爲貿易政策制定的首要選擇,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兩岸貿易夥伴關係,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不難發現,蔡英文當局的貿易政策主要圍繞其政治取向運行,旨在將其作爲塑造民意、應對政黨競爭以及操縱選舉的工具。但也必須注意到,這種非理性的貿易布局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且呈現明顯的後勁不足,并不能服務於蔡英文的政治需求。過分的追求政治利益的提升,不僅有可能造成民意的反彈,而且有可能影響島內政黨競爭格局的變化,導致兩岸結構性矛盾的進一步凸顯。 

  2016年,蔡英文攜民進黨以壓倒性的優勢重返執政,并且於2020年實現了高票連任,其個人的自信與執政資源在這過程中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在完全執政的背景下,蔡英文的政策制定表現出濃厚的意識形態特徵,一方面堅持“柔性台獨”立場,大搞“去中國化”,奉行親美日對抗大陸路綫;另一方面推動“新南向政策”,以提升“經濟自主性”。在拒絕承認“九二共識”與倚美抗陸情緒的影響下,蔡英文制定政策主要圍繞維持內部穩定、擺脫對大陸的依賴爲中心。在政治利益的驅動下,蔡當局制定政策的非理性因素增加,不僅導致決策粗糙,且缺乏可持續的動力,對於兩岸關係的負面影響相對顯著。進入執政的第二任期,蔡英文必然需要重新衡量其政策制定的得與失,否則將有可能因爲政治環境的惡化而導致“討厭民進黨”情緒的再次攀升,推動島內政治的重新洗牌。以貿易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作爲研究對象,可以從細微之處觀察蔡英文的執政策略,分析其與環境的互動過程。……
(全文請參閲中國評論新聞網: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