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魁解剖
2007年4月號,總第112期

【 第1頁 第2頁 】  
以色列“政壇王子”——奧爾默特
李偉(北京)
本刊特約撰述

以色列總理埃胡德·奧爾默特


  “推土機”沙龍與“政壇王子”奧爾默特

  無疑非“受命於危難之際”而不能形容奧爾默特的上任。去年1月4日,沙龍因再度中風和嚴重的腦溢血入院搶救,經多次手術始終處於昏迷狀態,未能脫離危險。沙龍即使能夠脫離生命危險,恢復神志,要想繼續行使總理的職責也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了。歷史終究沒有給他更多的時間,沙龍,這位一生充滿傳奇色彩,馳騁政壇數十年的以色列英雄,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然而,沙龍所留下的政治空白必須得到及時填充。時任以色列副總理的埃胡德•奧爾默特便順理成章地接過了沙龍的權杖,出任以色列臨時總理,並於3月28日的大選中領導前進黨贏得了29個議席,成為議會第一大黨並獲組閣權,而自己也正式成為了以色列建國以來的第12位總理。

  君子和而不同,如果僅憑沙龍與奧爾默特在政治上的默契便斷言二人的相似,那是大錯特錯。沙龍半生戎馬,軍隊生涯造就了他專斷的火爆性格,被稱為政壇“推土機”;而奧爾默特則是律師出身,因此總是給人以溫文爾雅的感覺。故而第一眼看上去,奧爾默特與沙龍實在是無法聯繫在一起;但瞭解他們的人都知道,這兩人在政治理念上是驚人的合拍,他們甚至都經歷了從“老鷹”到“信鴿”的轉變。奧爾默特在政治理念上的 “鷹派”時期是在其任耶路撒冷市長的十年,他開放了飽受爭議的哭牆通道;在東耶路撒冷阿拉伯居民區大力興建猶太人定居點;拆除阿拉伯人建造的違章住宅;他甚至認為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都應劃入以色列的版圖;反對1982年與埃及媾和而撤離西奈半島。中東和平“路線圖”在奧爾默特的眼中,如同理論家頭腦中的思辨遊戲般難以理喻。然而,隨著中東局勢的發展,沙龍和奧爾默特的政治理念也隨之變得務實而溫和。2005年8月,以色列從約旦河西岸撤離的單邊計畫正式啟動,奧爾默特頂住了黨內右翼勢力的反對,再次站到了沙龍的一邊。11月,為了使單邊撤離計畫和中東和平進程順利發展,沙龍宣佈解散議會,提前舉行大選,並退出利庫德集團而另組前進黨。此時的奧爾默特又一次站在沙龍一邊,義無反顧地加入了前進黨。然而,就在選舉如火如荼進行之際,沙龍倒下了。

  沙龍的黯然退場使得以色列的政壇猶如進入了戰國時代,群雄並起;由於缺少一個足以壓制爭議的人物,這場選舉的激烈可見一斑。此時的奧爾默特抓住了時機,積極揚長避短並創造對自己的有利局面。為了使自己在選民中形成一個鐵腕的形象,他於2006年3月14日命令以色列軍隊圍攻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城市傑裏克的監獄,迫使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總書記艾哈邁德•薩阿達特等多名在押犯在政治上繳械。最終,在3月28日的大選中,奧爾默特宣告了他的時代的到來。

  從初涉政壇,到功成名就

  奧爾默特1945年生於以色列北部的賓亞米納地區的一個政治世家。自幼的耳濡目染,使奧爾默特便接受了極其良好的政治啟蒙。他的父親莫迪凱•奧爾默特年輕時曾參加“民族軍事組織”——“伊爾貢”。這是一個於1937年成立,主要由一批來自波蘭的猶太移民所發起的組織;他們以其在政治上的極端主張而聞名,認為應該不計代價地對任何傷害猶太人的行為進行報復。此後一系列的極端組織,如“以色列自由戰士”等,都是受其影響而衍生出來的。不能不承認,這些激進的思想,都對奧爾默特早期的政治思路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成年後,奧爾默特進入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學習,並先後獲得心理學、哲學和法律學位。畢業以後,他選擇了律師作為自己的職業,並加入了利庫德集團,從而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1973年,年僅28歲的奧爾默特當選議員,這是以色列歷史上最年輕的國會議員,在當時甚至被譽為是“利庫德集團年輕的王子”。此後,他更是連續七屆當選國會議員,在政界一帆風順,可謂以色列議會最資深的議員之一。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