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一家媒體曾以“大韓民國過去5年經濟成績令人失望”爲題,用具體數字對盧武鉉的5年執政業績做了總結。在國內經濟方面,盧武鉉執政期間雖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長率,但同金泳三和金大中時代相比却是大幅下降,韓國民衆生活沒有得到改善,物價大幅上漲。同時,國內的貧富差距在不斷加大,據亞洲新華財經(AFX)報道,在最近一項韓國政府對3.3萬個家庭所做的調查中,有將近80%的韓國人認爲財富分配不公平;貧困人口占到了15%;失業率則一直在3.3%左右徘徊。韓國中下層民衆的就業、住房和教育等負擔日益沉重。韓國民衆對以盧武鉉政府爲代表的“左翼改革力量”逐漸失去了信心,對換一個新的黨派、新的國家領導人的期待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不少韓國人表示,只要能“送走”現任總統盧武鉉,大國家黨派誰出來競選都可以,由此可見韓國民衆對于泛左執政聯盟的失望程度。由于韓國民衆普遍存在的反盧心理和迫切改變現狀的願望,這對于李明博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天賜良機。身爲韓國最大反對黨——大國家党的總統候選人,在商界又有過叱咤風雲的輝煌,李明博無疑成爲了韓國民衆的首選。韓國民衆希望借助他實現韓國經濟的再度騰飛。
3、“法寶”三:深得民心的競選策略
李明博深深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古訓的真諦,因此在競選過程中緊緊抓住了韓國民衆最爲關心的問題,大打“經濟牌”。他說:“韓國能讓一名曾經饑餓貧困的青年成爲大企業的CEO和首爾市市長,幷站在領導國家的位置上,這是值得驕傲的事情。但是,韓國在過去的10年裏經歷了發展危機。國民正逐漸喪失自信心,對未來持悲觀看法的人進一步增加。”因此,他最想成爲一名“實幹型總統”以改變這種現狀。
他首先做出了回報社會的高姿態。他許諾說:“我只需一套住宅,其他財産將全部用于回報社會,幫助貧困的人們。”他希望自己的捐款能幫助有需要的人活得有希望。雖然不能排除李明博在做政治秀的可能,但他這一舉動却早已突破了所謂的“一諾千金”。他個人的登記財産共有353.8億韓元,約合0.38億美元。將這樣如此巨大的一筆財富回報給社會,哪怕是在做秀,這也需要極大的魄力,一般人是很難做到的。因此,得到選民的青睞也就在常理之中了。
其次,CEO出身的李明博,在競選期間旗幟鮮明地打出“經濟總統”和“大韓民國CEO”的口號,幷在自己的競選網站上打出了“經濟優先”的標語。李明博將自己視爲重振韓國經濟的唯一人選,他允諾用“李明博效應”給韓國帶來投資熱潮,懇請選民爲他投票:“請支持我,讓我重振經濟。”他表示他將如同公司CEO一樣來領導這個國家實現經濟再發展。然後,他具體提出了“747經濟發展計劃”的施政綱領,以作爲韓國未來發展的藍圖。李明博在這份宏偉藍圖中將自己設定爲一個能够統攬國家全局的經濟人。同時,他還計劃挖通連接首爾和南部港口城市釜山的大運河,以降低貨運成本、改善水質、刺激旅游業和提高就業率。
最後,他利用盧武鉉政府執政期間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來爲自己樹立正面形象。他向民衆許願說,他將立志解决現任政府所存在的住房、物價、就業、教育等問題,幷大力推行經濟改革,尤其要消除阻礙商業活動的官僚主義,幷會把多家國營銀行私有化,從而使商業投資環境將煥然一新。總之,李明博的這件“法寶” 迎合了韓國選民厭煩政治鬥爭、對現行經濟狀况失望、期盼新總統能實行大刀闊斧的經濟改革的心理,從而爲他贏得了“復蘇經濟、救活平民的總統”頭銜。
務實主義的治國方略
1、對內優先發展經濟
近年來,韓國民衆普遍感覺到生活質量沒有得到明顯改善,認爲在經濟上已遠遠落後于日本幷很有可能被中國迅速趕上。他們把韓國經濟再度騰飛的希望寄托于有大企業背景的李明博身上,而李明博也正是憑藉這一點登上了韓國總統的寶座。因此,李明博在12月2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一再强調,他將信守競選諾言,竭盡全力重振韓國經濟,改善投資環境,擴大就業,减輕民生負擔。
李明博的整個經濟發展思路將圍繞“747經濟發展計劃”而展開。“747經濟發展計劃”作爲韓國經濟發展的藍圖,具體是指韓國經濟以每年至少7%的速度增長;再花10年左右時間,韓國人均年收入將達到4萬美元,韓國將發展爲世界第7大經濟體(目前韓國世界排名第11位)。該計劃與李明博在選舉策略中作爲國家經營哲學話題提出的“經驗性實用主義”相輔相成,即憑藉經驗實例來樹立政策幷付諸實踐,而不是憑藉觀念和理念,它是一條强調現場和成果、改革與實質的路綫。正是在這一總體經濟發展思路的指引下,李明博執政後將會推行韓國經濟改革,從傳統的製造業和出口導向型經濟轉向擁有成熟的服務業的全面發展市場,從而吸引外資,推動韓國經濟走上新一輪的快速發展;將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正如通過因地制宜的投資追求最大利潤的企業理論一樣,政府組織也應消除低效率性,强調效率的重要性,幷通過放寬限制,爲企業創造良好環境,刺激這段時間以來一直萎縮的企業投資;重點實現投資自由化,扶植中小企業和個體經濟,改善中低收入階層民衆的生活;在韓國社會重新樹立“我能做”的創業意識,以增强整個國家的經濟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