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岸經濟實現雙贏的情況下,經濟會成為政治關係發展的良好基礎;在兩岸經濟發展遭遇挫折時,經濟就會成為惡化政治關係的最大因素。所以,台灣領導人還沒有意識到,當前這種處理兩岸關係的政治手法,其實是將兩岸關係推入政治懸崖。
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則,兩岸經濟的發展應當實現互利雙贏。對於大陸來說,目前推動兩岸經貿交流,並不是為了直接獲得經濟利益,而是希望借此幫助台灣的執政者渡過經濟難關,從而騰出時間考慮兩岸政治和談的問題。可是,馬英九似乎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在兩岸關係發展方面設置越來越多的障礙,並且不斷地給兩岸政治交往製造麻煩。這種乾打雷不下雨的做法,早晚有一天會導致兩岸經貿發展停滯不前。
行政團隊與政黨政治
言語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通常是指那些靠政治宣傳計謀獲取利益的政客。在台灣的工商界並不缺乏經濟高手,但是,為了擺脫政治既得利益團隊的干擾,馬英九從各個大學抽調學者組成學者內閣,萬沒有想到,這些學者大都沒有實際的工作經驗,有想法,沒辦法,大都屬於“馬謖”,既不會進行經濟規劃,也不會說服選民接受自己的經濟政策。結果導致馬英九非但不能退居二線,反而不得不經常性的出面擔任“消防隊員”。
相比較競選期間馬英九所推出的“經濟套餐”,現在執政團隊幾乎是在原地打轉。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台灣的政治架構非常特殊。馬英九放手讓行政首長主導經濟事務,可是馬英九不放棄自己政治平衡的權利,希望在執政團隊中增加不同顏色的政府官員,從而在內部出現矛盾的時候,出面扮演和事佬或者調解人的角色。這就註定台灣的行政團隊不可能發揮作用。無論誰來負責台灣的行政事務,最終的結果都可能是無功而返。
政黨政治的最大特點就在於責任分明。假如執政黨不能很好地實施自己的經濟政策,那麼,執政的結果就不會好看。可是,準備一統江湖的馬英九全然沒有看到現在政黨政治的基本特徵,沒有依靠黨內同志共赴時艱,而是希望通過政治平衡,建立所謂的跨黨派內閣,結果導致自己的執政團隊幾乎陷入癱瘓狀態。
假如馬英九真心實意地建立政治大聯盟,那麼可以在取得成績之後,勇敢地讓那些贊同自己政治主張的人,進入自己的執政團隊,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從一開始就五湖四海,從而把自己的執政內閣變成了嘉年華會。那些被馬英九先生邀請進入“宴會廳”的反對黨人士,儘管可以享受執政權利,但不得不隨時眺望窗外,害怕因為同志的反對而失去退路。正是這種“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政治格局,使得執政團隊在出台每一項政策時,總是從政治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不是從經濟的角度考慮問題。而這樣一來,執政團隊出台各項政策的效果可想而知。
馬英九當然可以繼續做他的春秋大夢,但是,作為政治人物他必須清醒地意識到,對於台灣人民來說,他是最終的負責人。祇有幹出成績,才有資格進行政治平衡;祇有率先垂範,才有資格成為調解人。如果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認為選舉結束自己的使命即告完成,放手讓執政團隊自行其是,那麼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不可收拾。
總而言之,當前台灣政局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在沒有做出成績之前,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塞入執政團隊,從而使執政者步履維艱。馬英九這樣做,可能是為了平衡各方面的政治勢力,但這樣的政治格局,等於是自縛手腳。所以,台灣要想走出現實迷霧,必須大刀闊斧進行行政體制改革,讓國民黨內的少壯派們抓緊時間大膽嘗試,這樣做不僅可以為國民黨培養大量的人才,而且可以在國民黨內形成同心同德,共同承擔的局面。
馬英九先生當然要一統島內,但至少要讓人看到他具有一統江湖的雄才大略。假如在政治上“過家家”,讓各種派別的人進入到執政團隊,相互之間彬彬有禮,而又冷若冰霜,那麼,這樣的執政團隊不可能取得優異的成績。祇有在執政二到三年之後,逐漸改變台灣的經濟面貌,才可以考慮將那些具有政治潛力,並且認同執政綱領的反對派人士,延攬進入執政內閣,到那個時候,不僅可以營造五湖四海大團結的良好政治氣氛,而且可以為爭取連任打下基礎。假如糾纏於人事糾紛,難以創造驚人的佳績,那麼,所謂“全民總統”的春秋大夢,最終也不過是一場黃粱美夢罷了。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