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風雲
2008年11月號,總第131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裂變:陳水扁的突圍戰略與保命之策
王崑義(台灣)
台灣戰略學會秘書長、教授

  蔣經國的作為確實深深的感動著台灣人民,也讓他在台灣社會具有像鄧小平在大陸一樣的高聲望。所以馬英九在選舉時,也曾學著蔣經國走入民間,只是馬英九的幕僚給馬英九的行為弄了個最壞的名詞“longstay”,一個洋化的名稱來描述馬英九走入本土的行為。這一個“longstay”的符號不只反應馬英九那個在台灣已經是無根的世代,也反應了他從“海歸”卻又走不進本土的焦慮。畢竟,他的“本土”在海峽對岸,是一個夢境中的“破碎山河”,蔣介石沒有帶著他的父親那一代“反攻大陸”,他只能承繼父親的遺命去“化獨漸統”。就因這個“遺命”,當了總統,他還是走不進台灣的民間社會,也不敢再走進那個社會。

  當然,細述這麼長的一段“蔣氏經驗”,無非就是要說馬英九只學到蔣經國的皮毛,卻無法擺脫他的“眷村心態”真正走入民間,使得他的政令幾乎是出不了台灣的“總統府”,所以許多人其實已經在思考,馬英九不是不想把國家治好,是他真的不知道如何讓他的政令出得了“總統府”。台灣的中國時報也透露,馬英九在“總統府”內是多麼的孤單,連說得上話的人都沒有。

  馬英九的政令出不了“總統府”不打緊,更糟糕的是他所選擇的劉兆玄內閣,政令更出不了台北市,劉內閣所使用的那一群知識菁英,他們都是跟馬英九一樣的“海歸派”,也是“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舊一代“台北人”,他們成長的經驗沒有出過台北市,在留學的過程又只看到美國繁榮的世只,卻不知道美國也會有“金融海嘯”的經驗,於是碰到這次美國的金融風暴,他們就像是白先勇筆下“台北人”那一篇“遊園驚夢”一樣,只見斷井頹垣,卻不知所以。

  陳水扁的“亂”

  馬英九的政令既然出不了“總統府”,劉內閣的政令也出不了台北市,這就留給阿扁一個廣大的可以馳騁的空間。所以他“南征北討”,不時到台灣的中南部向支持者“取暖”,對他來講,除了台北市之外,其他的地區“江山如此多嬌”,馬英九和劉內閣既然不願南下去“折腰”,他去中南部“取暖”,砲口對準台北市,不也像成吉思汗來個“彎弓射大鵰”,嘲笑台北城裡的馬政府“治國沒半步,鬥爭全奧步”。

  對陳水扁來說,台灣南部還是他在統治的世只,他還是一個“總統”,當支持者把他高高的捧起,他終於發覺他的“無盡江山”,並沒有“隨夢而飛”。這就讓台灣的“中國時報”不得不憂心的警告馬英九,要當心阿扁在南部築起的“人肉盾牌”,一旦馬英九膽敢把他抓起來,那麼這一排排的“人肉盾牌”將前僕後繼的衝向台北城,讓馬英九會像身陷“赤壁”電影中的“人肉八卦陣”一樣,既使逃得出來,恐怕也已經是面目全非。

  所以馬英九抓不到陳水扁,或者說不敢抓陳水扁,他就走不出總統府的“圍城”,馬英九走不出“總統府”的“圍城”,那麼他所說的“苦民所苦”,聽在台灣人民的耳裡變成“攏係假”。


  當然,如果把扁、馬的關係想像成是施正鋒所說的:“馬英九需要陳水扁的官司,陳水扁不能沒有馬英九的無能”,這確實是有一點“權謀式”的想法。畢竟,扁馬關係不是那種“既生瑜、何生亮”的關係,那種關係應該是出現在兩個權力對等的人物所形成的鬥爭關係,但一個下台的總統,說他像什麼都不是。但是阿扁敢於在權力絕對不對稱的環境中向馬嗆聲,到底又向誰借膽呢?當然是看準了馬英九的權力出不了“總統府”,影響力更不及於台灣的南部,使得阿扁可以在南部嗆聲說他自己就是“曼德拉”、“孫中山”。

  問題是阿扁不時的在台灣南部對著馬英九嗆聲,到底又是所為何事?上一期在中評月刊的文章中,我已經說過,阿扁是想要選2012年的總統,而且我說他要選總統的時間,比阿扁在9月11日自己暴露出來的還早,不信可以去問中評的總編輯,看看我是不是在9月7日就交稿。既然早就預知的事,現在再提這件事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何況現在離2012年還早,阿扁保護家人都來不及了,哪還有時間去部署2012年的選舉。現在阿扁保護自己和家人,可說是急急如律令,只要他一進牢籠,在裡面喊個千遍萬遍說他是南非的“曼德拉”,也沒人聽得到、沒人會相信,所以與其在裡面喊,還不如在外面砲轟,才會引人注意,而且要喊得大聲,喊得狠,才會見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