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與思考
2008年11月號,總第131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世貿組織多哈回合的七年之痛
倪建軍(北京)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博士

  美國是達成協議最大的絆腳石

  7月25日,為推進瀕於失敗的談判,WTO總幹事拉米親自推出一套妥協方案。根據這套方案,美國須將農業補貼限額從先前提出的150億美元降到145億美元;歐盟須大幅降低農產品進口關稅,不過允許其指定高達4%的農產品為敏感產品,這些產品可以享受關稅免減或少減待遇。美國、歐盟、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巴西以及中國等七個世貿核心成員國最終同意,以該妥協方案為基礎繼續談判。按照拉米提議,新妥協方案中加入了一項“特殊保障條款”,該條款允許中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在農產品進口激增的情況下提高關稅。

  不過,印度和印尼等國認為,啟動這個機制的門檻太高,不足以保護本國農業免受來自發達國家農產品的衝擊。新方案中建議的門檻比例為40%,即在進口比例超過40%之後,發展中國家可相應提高進口關稅。而印度則提出,希望將門檻降低至10%,這一提議也得到了多個發展中國家的支持。中國還提議應該將棉花、蔗糖、大米等歸為敏感農產品,從而少削減關稅。

  但其後美國為了一己之利,堅決反對中國和印度提出的建議,經過了36小時的艱難談判,拉米最終宣佈,難以彌合分歧,會談破裂。拉米不無惋惜的指出,本次會議擬定的20個有爭議的議題中,有18個已經達成一致,而卡在了“特殊保障條款”上,而最後一個棉花議題都沒來得及討論。拉米強調,此次會議雖然失敗,但達成的一致內容是以前所有會議的兩至三倍。世貿組織首席發言人洛克威爾也說,主要談判方在很多關鍵議題上的立場差距顯著縮小,談判距離終點的路途“可能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遠”。但部分經濟學家指出,此次會談無法突破,今後一段時期國際經濟環境不利於達成協議,多哈回合將被擱置數年。

  給低迷的世只經濟雪上加霜

  拉米粗略統計了一下此次會談失敗的經濟成本,如果該會談達成一致的其餘18個議題能夠最終實施,每年能節省1300億美元的關稅,包括農業領域的350億美元和工業品領域的950億美元。拉米認為,多哈回合失敗最大的受害方是發展中國家,它們在目前低迷的世只經濟中是最脆弱的。“談判破裂的影響將是巨大的”,肯尼亞貿易部長烏胡魯·肯雅塔表示,“最大受害者總是那些最最貧窮的國家。”此次會談的破裂是對世只經濟信心的沉重一擊,我們亟需的信心提振難以如願。

  世只貿易組織最新報告指出,世只經濟增長的放緩將實質性地削弱全球貿易的淨增長,2008年世只貿易增長將會是2002年以來最低的,預計只有4.5%。人們寄希望於多哈回合取得積極進展,進而有助於構築一座“防波堤”,抵禦已呈蔓延之勢的貿易保護主義,而會議的失敗勢必助長貿易保護浪潮。多哈談判失敗之後的多邊貿易,將是一個由雙邊和地區貿易協定拼湊起來的體系,加大窒息多邊貿易談判的風險。事實顯示,許多雙邊和地區貿易協定加快了談判的步伐。8月9日,印度表示與東盟的自由貿易談判已接近尾聲,將於今年底簽訂正式協議。加拿大也在與冰島、列支敦士登、挪威、瑞士抓緊談判。

  在多哈回合久拖不決的7年,雙邊貿易協定蓬勃發展,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貿易均在持續增長,使人們有理由懷疑達成多哈回合的必要性,今後達成一致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多哈回合談判屢次破裂,不僅僅損害多邊貿易體制,正如歐盟貿易代表曼德爾森指出的,“還有可能阻礙國際社會將來在氣候變化、食品安全及能源使用等方面達成協議”,進而影響整個多邊經濟協調機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