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透視
2009年9月號,總第141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拉美經濟社會改革及其對亞洲轉型國家的啟示
常修澤(北京)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1、在所有制結構方面:對已經收歸國有的企業、礦山、銀行實行“全盤私有化”,已建立的農村合作社也實行“土地私有化”。

  2、在價格體制方面:取消價格控制和政府補貼,據有關資料,政府控制價格的日用商品由計劃體制時期的兩萬多種減少到只剩8種。

  3、在金融體制方面:實行“銀行私有化”,金融機構的利率完全自由化。

  此外,在財政體制方面,也採取了一些強力縮減公共性支出的措施。

  這種政治強權加經濟自由的體制,使智利急速地成為拉美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對於這種極端市場經濟模式,在我參加的國際企業會議上,玻利維亞前總統兼歷史學家卡洛斯·梅薩山(Carlos Mesa)曾做過分析,他指出:八十年代拉美國家的自由市場改革,在強化市場作用的同時,卻使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注2)。

  出路:在市場經濟和社會公平
  “兩個雞蛋上跳舞”

  拉丁美洲向何處去?發展中國家的體制改革應選擇什麼樣的價值取向?計劃經濟體制和“激進的自由市場經濟”兩種模式,拉丁美洲國家都採取過,但都不成功;近年來,某些國家的新“左翼社會運動”又帶來“另一種利益失衡”。拉丁美洲有的思想家已經有新的思考,例如,拉美著名政治分析家(阿根廷籍)安德魯斯(Andres)說:拉丁美洲曾採取過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也採取過極端自由的市場經濟體制,看來這兩種模式都不靈,出路在於要超越單一模式,採取綜合的方式。

  我在考察中發現,智利在平衡市場經濟和社會公平兩個方面進行的探索,值得重視。

  我在智利考察時,恰逢該國建國198周年,首都舉行各種國慶紀念活動。從我瞭解的情況看,一是近幾年經濟穩步增長(5%-6%左右),發展水準較高,全國1600多萬人口,2007年人均GDP一萬美元,在世只180個排名國家中居52位,相當於同年中國大陸人均GDP2460美元(排在104位)的4倍。二是社會比較穩定,沒有發生類似玻利維亞的騷亂。從電視中看到,女總統巴切萊特和民眾在街上一起載歌載舞,氣氛比較和諧。第三,政治比較廉潔,根據“透明國際”發佈的“腐敗印象排行榜”,智利是拉美地區唯一進入世只相對清廉前20位的國家。

  智利是如何做到上述諸點的呢?從調查的情況看,這與該國近年來在改革中所遵循的價值取向有關。2006年,社會黨人巴切萊特帶領“中左聯盟”執政,成為智利歷史上首位女總統。她在上台時表示,一定要建設一個“更加公正的社會”。其執政的基本價值取向,是試圖在市場經濟和社會公平“兩個雞蛋上跳舞”,再加上在政治領域推行廉政建設,努力打造“市場--扶貧--反腐”的金三角體制結構。

  第一個“金角”是,實行自由市場經濟的體制。

  一是在所有制方面。發展包括國有和非公有共存的混合經濟。例如,智利的土地既有國有,也有私有。據智利農業部政策研究室介紹,該國的國有土地包括:海岸線寬度為30米的海灘,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用地,政府所有建築和設施用地,全國的城市公園用地,國家森林公園用地,生態用地,安第斯山脈及其他水資源地等。除此之外的農業用地,大部分為私人所有,包括2萬多個大中農場主和接近28萬個小農戶。

  二是在市場運行機制方面。土地等生產要素可以自由流轉,價格主要由市場決定,確保要素的供求雙方作為平等的市場主體直接談判。特別是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嚴格保護農民的土地權利,政府管理部門不直接參與土地流轉,只作為市場監管者對流轉過程進行監管。如果確需徵用農地建設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時,由建設單位與農戶談判價格。如果談不攏價格,就必須另選地址,從而使市場的自由交易原則得到充分的體現。此外,作為一種特殊的要素價格,智利實行靈活浮動匯率制度。

  三是在對外經濟關係中,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實行自由貿易的經濟政策。智利年出口值為500-600億美元,其中銅出口量佔世只第一位,木材在拉美佔第一位。進出口比較發達。

  總的看,在市場化改革方面,巴切萊特總統延續了前任的經濟政策,保持了市場取向改革的動態一致性。

  第二個“金角”是,在堅持市場經濟體制的同時,實行向公平方面傾斜的社會政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