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內本來對陳菊登陸的時機有不同看法,但是基於世運即將來臨,加上她在大陸的表現守住了民進黨的底線,對陳菊有加分作用。
但是,儘管陳菊把登陸的政治涵意降到最低,還是有很大的值得政治上去思考的空間。最大的問題是,從之前的呂秀蓮說要登陸訪問,到陳菊的破冰之旅來看,民進黨必須認真思考將來怎麼處理高階黨政人士與大陸的人員交流問題。
民進黨中常會通過決議,517遊行之前禁止黨公職人員參加在福建舉行的海峽論壇,對於卸任的政務官跟卸任的立法委員,也認為不宜參加,對於違反決議的人士,黨內給予負面評價。但是未來若有實質的交流,或基於公務的需要,能不能夠登陸,是民進黨需要思考的。
對於人員交流是否要採取“逢中必反”,或者“堅壁清野”的政策,民進黨內會有很多的討論。民進黨“中國事務小組”曾經就民進黨人赴大陸交流訪問擬定要點,主要是談如何避免不被矮化、避免陷入被統戰或者宣傳的陷阱等等,以及將來如何表達台灣“另外一種聲音”。
未來如果真的有登陸,如何不卑不亢地拿捏分寸,確實是民進黨需要面對和深入討論的問題。
民進黨在年底縣市長選舉前
不會進行“中國政策”大辯論
儘管民進黨內部在“中國政策”問題上有分歧,但是還沒有達到南轅北轍的程度,大家都有面對現實、面對問題的共識。因此,在年底縣市長選舉前,民進黨不會有“中國政策”的大辯論,民進黨不可能在選舉之前去加深或擴大內部的分歧。
由於馬政府執意在今年底或者明年與大陸簽訂ECFA,民進黨則正推動ECFA公投,朝野兩黨正展開一場兩岸政策主導權之爭,因此,綠營內部要求進行“中國政策”大辯論的壓力會減少。
但是,這不代表蔡英文主席在走一條更激進或擁抱深綠的路線。她作為黨主席,需要從民進黨內不同的想法之中找到一個基準點。因此,民進黨也許在政策的微調上需要累積一些個案,需要凝聚內部的共識;兩岸問題對民進黨來說,內部的處理是蠻重要的。假如內部不能團結,就不可能往前走一步。
民進黨不會做公開形式的“中國政策”辯論,但不代表民進黨不作政策討論。民進黨未來在兩岸政策上,在“反傾中護台灣”、推動保台統一戰線上,會做更多努力。
賴怡忠:許多民進黨重要人物
都在尋找合適的訪問大陸機會
賴怡忠
|
陳菊在民進黨517大遊行之後馬上訪問大陸,實際上已經把大遊行的氣勢和效果消解大半,同時重挫了民進黨這個“反馬傾中”遊行的正當性。
更加值得關注的是,陳菊之後,民進黨內會不會有其他人跟著過去?我認為,陳菊訪問大陸不會只是個案,因為民進黨的確有不少前公職或者現任的黨工和公職,都在尋找一個較為合適的去大陸的機會;儘管每個人去大陸的理由或動機不太一樣,但是起碼他們現在是等著有人把這個鈴鐺解下來,使他們能夠去大陸。
選舉因素對民進黨大陸政策辯論的影響
根據過往經驗,遇到選舉的時候,民進黨進行大陸政策討論的空間比較小,因為在這個時候只要討論就一定會有多數和少數意見,無論要採取何種方向和意見,民進黨都沒有太多時間進行內部的整合,因此對選舉必然產生比較負面的效應。
但是,由於今年年底有縣市長選舉,明年年底又有直轄市長選舉,接著2012年又有大選。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三年內民進黨要進行大陸政策辯論都會變得很困難,因為整個政治的空間是比較困難的。這不是說民進黨不應該討論大陸政策,或者說民進黨沒有討論大陸政策就是錯的,而在於說回顧過去,民進黨逆勢討論大陸政策的環境和條件,以及它在討論大陸政策時的內容和主張上,出現甚麼樣的問題,為甚麼過去十幾年來,似乎每次都有在講,但是沒有形成一個累積,每次討論都變成一種宣示性的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