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2005年9月號,總第93期

千年巨變: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
  承受了一百多年落後挨打的屈辱和奮鬥求強的歷史洗禮,經過最近二十多年改革開放的和平發展,中國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悄然步入一個全新的歷史階段;延續了數千年的農業社會及由此產生的農業文明已經逐漸為現代化社會及相應的工業文明所取代,中國社會的千年巨變,就在我們眼前以令人眼花繚亂的速度和規模發生著。

  告別農業社會的最顯著標誌,首先在於城鎮化發展。據統計,到去年為止,中國城鎮化水平已經達到百分之四十以上。可以肯定的是,按目前的發展速度,到 「十一五」規劃完成之時,中國的城鎮化水平將超過百分之五十。其次,在二○○四年國民經濟總產值中,農業產業僅佔百分之十五點二。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在世人面前呈現出完全不同於以往的面貌,一個全新的現代化強國,正在亞洲大陸和平崛起。

  由農業社會轉變為現代化社會,這個巨大的質變過程不可避免地會帶來一系列經濟社會發展的衝突和矛盾。縱觀世界各國現代化發展歷程,不難發現,這些衝突和矛盾如果解決不好,將可能造成社會動蕩,導致國家現代化進程滯後。拉美國家現代化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值得注意:如,一些拉美國家在快速城市化的同時,由於大量農村人口流入城市,出現人口邊緣化趨勢,極大地加劇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從而導致危及全社會安定的嚴重問題,最後造成經濟發展停滯的後果。這樣的發展教訓,值得中國領導層深思。

  應該指出的是,農業社會向現代化社會轉變,決非一種自然的更替過程,而需要全社會努力,特別是政府通過資金、政策的調控和扶持來逐步實現。農村社會的最大特點是自給自足,而過去的政府除了收稅,並不提供衛生、教育、道路、水電設施等公共服務。而這些,都是現代化社會的基本要求。因此,加大政府對「三農」的投入,協調經濟與社會的共同發展,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十分重要的大事。

  而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化,更是一項長久而艱巨的任務。改變持續千年的農業社會面貌易,革新歷史遺留的傳統觀念難。建立起一整套適應現代化社會的新觀念、新制度、新行為方式的文明模式,是中國社會轉型的關鍵所在。這個任務完成之日,才可以算是中國現代化真正實現之時。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