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與思考
2015年12月號,總第216期

台灣變局後的兩岸關係發展趨勢分析
王海良(上海)
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國學研究所執行所長、研究員
  進入2015年以來,世界更加不太平,不安全感彌漫國際間。經濟領域一直起伏不定,全球股市猶如過山車翻來覆去,沖頂探底,不斷在考驗世人的神經,探測人們的定力。美國不再是一支獨秀了,但中國也不是風景獨好,而是兩國一起領跑,各有千秋。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中,中國和美國的經濟表現堪稱世界的福音。今年的國際動盪被一股洪大的難民潮推向了高點,歐洲的平靜被打破了,歐洲人內心的矛盾也加劇了,他們開始準備為遙遠的中東動盪埋單,同時又擔心自己的優質生活受到破壞。難民潮引起了歐洲國家的憂慮,也引發了歐美之間的嫌隙,還引導人們反思西方的中東政策。中東難民潮是由敘利亞內戰產生的,而敘利亞問題絕不是孤立個案。無論是美國意欲推翻敘利亞政府,還是西方聯手打擊伊斯蘭國,都沒有把敘利亞人民放在第一位,以至於釀成人道主義危機。俄羅斯做法卻相反,既向敘當局出售武器,也向敘派軍事人員,令美國大失顏面,但又無力阻攔。我們看到,繼出兵收回克里米亞之後,俄羅斯該出手時就出手,又一次伸出了拳頭。如果美國不接受這一現實,美俄就會發生一場惡鬥,而美國顯然不想承擔巨大風險和代價。再看西太平洋,從朝鮮半島到麻六甲海峽,幾乎沒有風平浪靜的地方。朝鮮絲毫沒有放鬆自己在核問題上的立場,朝核談判陷入僵局,南北大小摩擦隔三差五發生,最近一次相互炮擊事件險些釀成大禍。東海地區危機潛伏,嚴重性不容忽視。就在中國隆重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並舉行舉世矚目的大閱兵之時,在首相安倍的推動下,日本國會不顧數以萬計日本民眾夜以繼日的抗議,強行通過了修改“集體自衛權”的法案,確定了日本向海外出兵動武的合法性,並可能走向修改憲法。這對東亞戰略格局和安全格局都帶來了威脅,直接消弱了中國的安全,徹底消費了有關方面和人士為緩和中日關係所做的努力,給兩國關係籠罩了濃重的陰影。……   
(全文請參閲中國評論新聞網: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