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撾國旗 |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16個省、1個直轄市:萬象市和1個行政特區:賽宋本。
簡史:老撾歷史悠久,公元14世紀建立瀾滄王國,曾是東南亞最繁榮的國家之一。1707—1713年逐步形成了瑯勃拉邦王朝、萬象王朝和佔巴塞王朝。1779年至19世紀中葉逐步為暹羅徵服。1893年淪為法國保護國。1940年被日本佔領。1945年8月老撾人民舉行武裝起義,成立了伊沙拉陣線,同年10月12日老撾宣布獨立,成立了伊沙拉政府。1946年法國卷土重來,伊沙拉政府解體。1950年愛國力量重建伊沙拉陣線,成立了以蘇發努馮親王為總理的寮國抗戰政府。1954年7月法國被迫簽署日內瓦協議,從老撾撤軍。此後美國入侵,1962年美國又被迫簽訂關于老撾問題的日內瓦協議。老撾成立以富馬親王為首相、蘇發努馮親王為副首相的聯合政府。1964年美國支持親美勢力破壞聯合政府,進攻解放區。老撾軍民在愛國陣線領導下進行了英勇的抗美救國戰爭。1973年2月老撾各方簽署了關于在老撾恢復和平和實現民族和睦的協定。1974年4月成立了以富馬為首相的聯合政府和以蘇發努馮為主席的政治聯合委員會。1975年12月首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萬象召開,宣布廢除君主制,成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老撾人民革命黨執政。1991年8月,老撾最高人民議會通過《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憲法》,根據憲法,將老撾部長會議改名為政府,部長會議主席改名為總理,最高人民議會改名為國會,老撾國徽上原有的紅星、斧頭和鐮刀將被著名古建築物塔鑾圖案所取代。
政治:1991年8月,老撾最高人民議會第二屆六次會議通過了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第一部憲法。憲法明確規定,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是人民民主國家,全部權力歸人民,各族人民在老撾人民革命黨領導下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老撾國會(原稱最高人民議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和立法機構,負責制定憲法和法律。國會每屆任期5年,政府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和國家最高行政機構。
經濟:資源有錫、鉛、鉀、銅、鐵、金、石膏、煤、鹽等礦藏。迄今得到少量開採的有錫、石膏、鉀、鹽、煤等。老撾水力資源豐富。盛產柚木和紫檀等名貴木材,森林面積約900萬公頃,全國森林覆蓋率約42%左右。農業是老撾的經濟支柱,農業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90%。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薯類、咖啡、煙葉、花生和棉花等。全國耕地面積約74.7萬公頃。老撾工業基礎薄弱,主要工業企業有發電、鋸木、採礦、煉鐵、服裝和食品等及小型修理廠和編織、竹木加工等作坊。老撾沒有鐵路,運輸主要靠公路、水運和航空。
近年來,老撾經濟發展較快。2001年至2005年,老撾經濟年均增長6.2%。2005年,老撾國內生產總值約29.2億美元,同比增長7.2%。根據老撾第六個五年計劃,到2010年,老撾將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的奮鬥目標,力爭基本消除貧困,到2020年擺脫世界最不發達國家行列。
新聞出版:全國各種報刊約有20種。《人民報》為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機關報,創刊于1950年8月13日,用老撾文出版。其他還有《新萬象報》、《人民軍報》和《青年報》等。外語報有英文報《VIENTIANETIMES》和法文報《LE RENOVATEUR》。
巴特寮通訊社1968年1月成立,國營。出版老撾文《巴特寮》日報(1999年12月2日創刊)及英、法文《每日消息》。
老撾國家廣播電台:設在萬象,用老撾語廣播,對外用越、柬、法、英、泰語廣播。此外,還有老撾人民軍廣播電台和14個省級廣播電台。
老撾國家電視台:建于1983年12月。每天播放老撾語節目5小時左右。此外還有17家省級電視台。
外交:老撾奉行和平、獨立和與各國友好的外交政策,至2005年底,已同121個國家建交。1997年7月,老撾正式加入東盟。
與中國關係:中老兩國山水相連,有著深厚的傳統友誼。1961年4月25日,中國與老撾建立外交關係。在中老兩國幾代領導人的共同關心和精心培育下,中老友誼經歷了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2000年1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對老撾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訪問老撾。訪問期間,兩國簽署了關于雙邊合作的《聯合聲明》,確定發展兩國長期穩定、睦鄰友好、彼此信賴的全面合作關係。2004年11月,溫家寶總理對老撾進行正式訪問。2006年6月,朱馬利主席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發表聯合新聞公報。2006年1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對老撾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發表《中老聯合聲明》。2007年8月,波松總理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近年來,隨著兩黨兩國關係的不斷深化,雙方在各領域、各層次的交流和合作不斷發展,經貿合作不斷加強。2003年,中老雙邊貿易額首次突破1億美元,2005年達1.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6%。2006年1月至9月,雙邊貿易總額達1.75億美元,同比增長119.4%。 (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