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10日電/如果說中國的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應該使人民幣免受投機的影響,似乎沒有誰告訴外匯交易員這一點。
英國《金融時報》12月9日載文《》,文章說,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由於外需疲弱,11月中國出口較上一年同期大幅下降,導致人民幣匯率降至4年低點。本周早些時候,有消息稱,11月中國官方外匯儲備錄得歷史上第三大月度降幅。
北京方面發現,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等象征性成果,不如擁有一個可持續增長模式重要。中國正想方設法在短期增長和長期穩定之間達成非常艱難的平衡。面對資本流出和人民幣貶值壓力,中國必須在兩者之間找到一條艱難的路。
中國很早以前就宣布推動經濟轉型,把增長動力由投資和出口轉向國內、尤其是消費需求,但如今受到了各種事件的衝擊。全球出口需求的放緩,加上新興市場貨幣普遍遭到拋售,從周期上而不是結構上幫助中國減少對出口的依賴,但是對於消費需求和國內服務基本沒有幫助。
8月,為了應對匯率壓力,中國允許人民幣貶值,并宣布,從此將允許匯率更多地由市場因素來決定。就采取真正措施實現匯率自由浮動而言,這個決定的方向是正確的。然而,如果該決定是在更平靜的時期作出會好得多,那樣的話看起來就是在依原則行事,而不是在采取權宜之計。自那時以來,人民幣行情一直籠罩在不確定氛圍中,人們不知道中國會在多大程度上讓買賣的自然壓力決定人民幣匯率。
有一些好消息。第一,無論易激動的貨幣鬥士可能有何種想法,中國政府明顯并沒有為了刺激制造業出口而故意推動競爭性貶值。人民幣貶值的同時,中國外匯儲備快速減少,證明政策制定者正在努力應對貶值,而不是策動貶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