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梁紅表示,隨著外匯市場發展,銀行參與外匯業務增多,其持有外匯頭寸將呈現更多、更頻繁的變化。在此背景下,金融機構外匯占款變動對跨境資本的流動指標性必然下降。相反,央行外匯占款仍有重要參考意義。因此,相關科目調整應是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
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也認為,央行本意是希望通過調整信貸收支表細項,今後只公布一個央行外匯占款數據,與央行資產負債表對應,減少兩個外匯占款引起的過度解讀,以及以往經常會由此引發的對“熱錢”流入流出的猜測。
沈建光認為,數據造假應該不太可能,但央行應該在公布新的數據表格之前或當天就對市場做出解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疑。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則猜測,金融機構的外匯頭寸大概有3000億美元左右,從整體規模看,應該說是國內外匯市場上除央行外最重要的專業投資者,難道未來央行希望進一步放鬆對其的頭寸限制,鼓勵他們進來活躍銀行間外匯市場,因而才不公開其外匯頭寸變動情況?
過去的多數月份,金融機構口徑外匯占款和央行外匯占款相差不多,但去年8月和9月兩者差距擴大。有研究者分析認為,商業銀行的外匯買賣,可以為外匯儲備提供緩衝。此次央行停止發布金融機構口徑的外匯占款數據,令市場更不容易估算商業銀行外匯買賣對外匯儲備提供緩衝的規模。
(來源:財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