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29日電/中國銀監會副主席郭利根29日表示,由於經濟增速回調,近期部分行業經營壓力較大,銀行業不良貸款出現上升勢頭,但總體看銀行業風險仍在可控範圍內。
新華社報道,郭利根在當日舉行的2016金融街論壇上表示,今年一季度末,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75%,從國際上看,仍處於較低水準。與此同時,銀行業保持較強風險抵補能力。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中國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餘額2.44萬億元,撥備覆蓋率175%,貸款撥備率3.06%,資本充足率13.37%。其中,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0.96%,資本實力較強。
郭利根透露,在調整優化信貸結構方面,一季度末,21家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對五大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貸款餘額同比微增0.1%。
郭利根稱,銀監會將深入實施“有扶有控”的差異化信貸政策,積極支持實體經濟去產能、去杠桿。“去產能過程中,將對過剩行業中有效益、有市場、有競爭力的優質企業繼續給予信貸支持;對長期虧損失去清償能力和競爭力的‘僵屍企業’,或環保安全不達標,整改無望的企業,穩妥有序推進重組整合或退出市場。”
此外,郭利根表示,將加快銀行體制機制改革,提升金融服務能力。進一步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渠道和方式,培育更貼近基層的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強公司治理和風險內控體系的建設,切實提高經營管理水準;條件成熟的銀行可逐步開展信用卡、理財、私人銀行、直銷銀行、小微企業信貸等業務板塊子公司的改革試點。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則在論壇上說,當前中國貨幣政策調控與宏觀金融管理面臨新的要求,金融領域有三大問題值得高度關注,包括貨幣供給與杠桿率的問題、金融業快速發展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問題,以及現代金融發展趨勢與有效監管問題。
陳雨露指出,從三大問題導向出發,中國金融業改革的著力點是構建現代金融體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微觀層面要支持和鼓勵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創新,提升金融資源配置的效率。“宏觀層面上,要進一步改革和完善貨幣政策體系和金融監管框架。對可能會引發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因素,應及時納入宏觀審慎管理的框架。”
創辦於2012年的金融街論壇,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此前已成功舉辦四屆,有“中國金融改革發展風向標”之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