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關於中國通訊設備製造商“華為”撤離深圳的傳聞一度沸沸揚揚。 |
中評社香港6月1日電/近期,關於中國通訊設備制造商“華為”撤離深圳的傳聞一度甚囂塵上。5月29日,深圳市長許勤急忙澄清說,華為撤離深圳消息不實。但他同時承認,近期有1.5萬家企業離開深圳。
美國《僑報》5月31日載文《別把華為逃離深圳當烏龍》,文章說,從深圳市長的話來看,似乎華為逃離深圳的消息是擺了烏龍。可事實真是如此嗎?多種渠道的確已經印證,華為出口終端已遷移到東莞。此外,華為在中國其他城市,也建立了越來越多的“分舵”。出於物流、銷售網絡等因素綜合考慮,華為在中國各地布局,是其重要企業戰略考量。不過,深圳近年各種“表現”,也的確讓華為心生去意。
深圳,一度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最成功樣板。那裡每天有著無限機遇,那裡可以讓每個人夢想成真。這背後是這座城市開放、自由等精神氣質在支撑。不過,隨著城市規劃大餅越攤越大,深圳也必不可免患上“城市病”。與北京、上海等城市一樣,深圳房價節節攀升,交通負荷不堪重負,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扎根深圳的民衆苦不堪言,深圳的企業同樣怨聲載道。
近年,深圳一些政策與開放自由風格展現出背道而馳。面對小汽車保有量增加,深圳出現了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問題。不過,深圳并未科學探索新的城市治理方法,卻“回頭”借鑒北京、上海等地策略。對於小汽車,深圳實施限制牌照;面對電動車,深圳近乎“一刀切”給予封殺。深圳原本是一個漁村,最後成為特大城市,這個轉型塑造過程讓深圳成為不折不扣的“移民城市”。每個人在這裡都能找到歸屬感,每個人都會忘記自己身在異鄉。不過,諸如以上政策讓深圳在很多人心中變得陌生、模糊、疏遠。
最令久居深圳民衆感到焦慮的是高房價帶來的壓力和不安。單在2016年2月,深圳房價便飈升57%。雖然在官方限購令出爐後,樓市高燒暫退,但如今深圳樓市均價已逼近5萬元人民幣大關。對企業而言,高房價就往往意味著高勞工成本、高租金,進而掣肘企業長遠發展。華為總裁任正非也多次提及高土地成本將摧毀企業競爭力。此外,高房價對企業招攬人才也造成障礙。比如,一些人才對某個企業情有獨鐘,但礙於當地高房價的無情現實,最後只能另覓他處。一面要負擔沉重土地成本,一邊又要面臨人才流失風險,想必這是很多企業難以承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