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網絡 |
中評社北京3月21日電/3月19日晚間,小米公布財報顯示,2018年全年營收1749億元人民幣。格力電器雖然還未出財報,但按此前公布的業績預告,格力在報告期內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2000億元至2010億元,就算按照預計營收的下限,小米也未能超過格力。
五年前,小米“掌門人”雷軍與格力電器“掌門人”董明珠在“CCTV第十四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頒獎”現場,曾用10億元下賭注。當時,雷軍說:“五年之內,如果我們的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董明珠董總輸我一塊錢就行了。”
五年一瞬即逝。根據小米的財報和格力的業績預告,雷軍輸了。但只要仔細看一下兩家企業在這五年中的發展,就能發現真正的贏家並非格力,而是中國製造業——在這五年中,格力走了一條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中國智造”的轉型之路;小米也推動了互聯網技術與越來越多的實體企業結合,在助力“中國製造”升級上功不可沒。
“賭局”關乎“中國智造”
2013年對賭之後,雷軍和董明珠曾多次隔空喊話,表示自己能贏這場賭局。不過,比起“口水仗”,更能從雙方的表述中看出,這場“賭局”涉及的其實是互聯網與“中國智造”的關係。
董明珠曾表示:“互聯網必須嫁接到實體、產品、製造業上……我堅定地相信,我們中國製造一定會崛起。”
雷軍在小米發布2018年財報後,也在致投資人的公開信中表示:“小米的創業歷程是用互聯網模式做實體經濟,全面提升商業效率的深刻革命……我們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提升生產、流通環節的效率,把定價厚道的優秀產品直接送到用戶手中,並持續提供服務。”小米雖然被董明珠視作“互聯網企業”,但在雷軍眼裡,小米從來沒有和實體經濟分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