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日電/2019年被稱作5G應用元年,或許還會成為6G研發元年。3月24日至26日,各國200多位頂尖無線通信專家齊聚芬蘭萊維(Levi),參加由芬蘭奧盧大學主辦的全球首個6G峰會。峰會主旨是“為6G到來鋪平道路”。
各國為6G做了哪些準備?提出了哪些創新方案?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奧盧大學無線通信中心何世海、陳江城博士和何繼光博士後。
峰會看點真不少
“日本在6G領域走在世界前列。”何世海參會後說,採用更高頻段通信可能是6G的關鍵技術之一,廣島大學在全球最先實現了基於CMOS低成本工藝的300GHz頻段的太赫茲通信。此外,日本在太赫茲等各項電子通信材料領域“獨步天下”,幾乎達到壟斷地位,這是其發展6G的獨特優勢。
同樣參會的陳江城介紹,雖然NTT DoCoMo(日本移動通信運營商)在峰會上沒有宣布具體的技術路線。但看得出來,NTT DoCoMo對6G發展應該已經有明確的計劃,並已經開始著手實施。其將6G看作5G的進化版,即進一步提高傳輸速率和信息容量、擴展網絡覆蓋面。他們已經關注到6G大數據處理的能耗問題,更看重低能耗、低成本的應用。
“這與美國InterDigital公司不謀而合。”陳江城告訴記者,該公司在峰會上展示了超低功耗、無電池傳感器技術,並提出了一些超低功耗對製造工藝、材料的要求。
“德國伍珀塔爾大學則拿出了非常具體的太赫茲通信技術。”何世海補充說,研究人員基於鍺化矽(SiGe)材料構建了完整的信號收發系統,能夠實現1米距離的260GHz頻段太赫茲通信。但他們經過計算認為,如果採用直徑6.5厘米的透鏡天線,通信距離能夠達到100米。“雖然實際和計算一定會有差距,但這應該也是全球最先進的太赫茲通信系統之一。”
何世海介紹,愛立信、諾基亞、法國電信集團、韓國三星等移動通信巨頭也都派出頂級專家參會,闡述各自的6G願景。重點集中在寬頻譜、高速率、超低時延、超遠距離、超低功耗,和基於AI的應用方向,具有較高的一致性。
中國方案很搶眼
“來自中國電信、華為、中興和清華大學的專家也參加了此次峰會,展示了中國的6G方案。”何世海介紹,清華大學教授牛志升針對6G網絡需要更多基站的問題,提出可以將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作為移動雲服務器或基站,建立能夠快速部署的無線網絡,既能服務汽車自動駕駛,又能溝通汽車內外。“這個想法很有創意,非常吸引人。”同時牛志升也談到中國在5G和6G時代提出的規劃,將逐步實現全覆蓋、全頻譜、全應用的目標。
“華為提出的6G暢想更為搶眼。”陳江城談到,華為認為6G時代將超出5G時代“物聯網”,實現“萬物互聯”(Internet of Everything,簡稱IoE),即整個人文社會和外部物理世界實現緊密連接,因此6G的數據不是一個一個的大數據,很可能是無數的小數據匯成大數據。華為提出,在通信維度方面,除了更高的速率、更寬的頻譜,6G應該拓展到海陸空甚至水下空間。硬件方面,天線的角色也更為重要。隨著通信頻率提高,天線將會越來越小,甚至可能做到每顆芯片都有屬於自己的天線,這對材料要求越來越高,對材料和加工精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軟件方面,人工智能在6G通信中將扮演重要角色。
對此,何繼光解釋說,將人工智能算法用於無線通信領域,比如資源分配、信道編譯碼是一個新的熱門方向。人工智能算法在機器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方面效果很好,但用於通信領域還值得繼續研究。
“華為在6G通信上考慮得很細,已經想到了生活應用中。”何世海說,華為還提出了用6G時代通過大腦意念控制聯網物品,以及利用WIFI、基站進行無線充電等概念。此外,華為甚至設想發射10000多顆小型低軌衛星,實現覆蓋全球6G通信的設想,並且估算了成本——99億美元。
何世海介紹,華為計劃在2030年建成能夠容納1Tbps傳輸速率的無線通信網絡。
6G研究正當時
何世海認為,5G已經開始在工業界推廣,在學術界的討論也就成為了過去時。就像英國薩裡大學在峰會中發表的觀點,6G的研究應該開始了。
“6G的發展,就是要改進5G的缺陷,也就是要有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時延。”何世海談到,5G的傳輸速率理論上能夠做到10Gbps,但這並不夠。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傳感器數量將是天文數字,數據量將越來越大。特別是新的應用越來越多,對傳輸速率、頻譜寬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陳江城舉例說,比如現在的虛擬會議只能看到、聽到對方,隨著“觸覺網絡”等技術的發展,未來的虛擬會議將要求能夠摸到對方甚至聞到氣味,這需要的傳感器數量、通信速率都得大大提高。智能駕駛、遠程醫療、虛擬現實等應用對時延的要求也是越低越好,6G能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就像薩裡大學在會上提出的概念,如果要實現對一個人的高清晰度的全息投影,傳輸速率要達到4.62Tbps,這遠遠超出了5G的能力,6G能否做到都是未知數。
“當前國際上6G研究處於起步階段,大多沒有實際進展和可靠技術。特別是硬件方面沒有解決,軟件也就無從談起。因此,硬件研發是發展6G的基礎。”何世海認為。
何繼光同意這一觀點,並補充說,關於6G還沒有清晰的概念。現在還只是頭腦風暴、各抒己見的時候。有的方案會被慢慢地否決掉,要麼是因為實現不了,要麼是實現起來成本非常高,幾年後我們就會有答案。
記者了解到,作為峰會的主辦方,也是全球最早開始研究6G的科研機構,奧盧大學無線通信中心將即時通信與無限制連接、分布式計算和智能、極高頻段材料和天線作為6G的主要研究方向。
來源: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