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網絡 |
中評社北京5月1日電/2018年上市公司合計利潤為3.38萬億元,較2017年減少0.06萬億元,這也是近年來A股上市公司合計淨利潤罕見出現下降的一年。
伴隨著A股公司年報的全部披露,上市公司基本面的變化趨勢也呈現在市場面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數據發現,一方面去年仍有多達3154家上市公實現盈利,占比高達87.47%,另一方面去年虧損的A股公司數量正在較上一年出現翻倍式增長;與此同時,超過2072家A股公司的負債率進一步抬升,占比接近統計口徑內上市公司總數的六成(扣除金融類企業)。
在業內人士看來,2018年去杠杆政策的進一步深化帶來財務成本的上升,以及部分上市公司商譽風險暴露,是A股公司基本面有所下行的主要原因;但這一趨勢似乎又在被隨後出現的一季報所扭轉。
記者了解到,目前業內對於2018年上市公司年報所流露出的基本面是否見底仍存分歧,而今年以來貨幣政策走向、貿易風險等因素也成為不少買方機構所關注的重要變量。
虧損企業數量增兩倍
上市公司2018年年報似乎詮釋了去年下半年A股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的原因。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數據發現,2018年A股上市公司虧損企業的數量較2017年出現了大幅增加——2017年,虧損企業數量為227家,而2018年該數字增至452家,為2017年的1.99倍。
虧損公司數量的另一面是,上市公司虧損總額的增加。統計顯示,2018年上市公司合計虧損額達3874.80億元,是2017年1202.44億元的3.22倍。
上市公司虧損家數和規模的增多,也直接影響到2018年上市公司利潤的整體情況。記者統計發現,若僅統計盈利公司,2018年上市公司歸母公司淨利潤合計達3.77萬億元,還較2017年的3.56萬億元增加0.21萬億。
但如果計入虧損公司統計後,2018年上市公司合計利潤為3.38萬億元,較2017年減少0.06萬億元,這也是近年來A股公司合計淨利潤罕見出現下降的一年。
“上市公司整體利潤負增長比較罕見,因為一方面上市公司的基本面通常是不斷向好的,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數量不斷增加,新公司的業績也是比較健康的,”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師表示,“如果只看盈利公司,還相對穩定,但仍然抵不住一些公司的超額虧損。”
虧損企業數量、占比雙增加的同時,“巨虧”企業數量的增多成為重要特征。
統計數據顯示,雖然2017年出現了樂視網(維權)(300304.SZ)和石化油服(600871.SH)兩家虧損超過百億規模的上市公司,但整體歸母公司股東淨利潤虧損額超過10億元的公司只有25家,合計虧損達784.48億元。
而在2018年,虧損額超過10億元的公司數量則進一步增多至123家,合計虧損額達2864.50億元,占同期全部未盈利上市公司虧損總額的73.93%。
業內人士指出,部分公司的商譽減值和財務“洗澡”是巨虧現象增多的主要原因,去年年報虧損額最高的天神娛樂(002354.SZ)創下71.51億元巨虧的原因正是來自商譽的大幅減值。
“一方面是商譽問題導致的,2015年的牛市助推了當時的併購潮,併購形成的商譽資產卻集中在三年後形成巨大的減值風險,進而造成一些公司的財務巨虧。”上海一家私募機構負責人表示,“另一方面,由於資本市場改革正在強化退市機制,不少有連續虧損壓力的公司在財務調整上‘洗澡’,這也加劇了部分公司的虧損程度。”
負債率和財務費用走高
總體淨利潤的負增長,並非源於上市公司業務維度的倒退——若僅從營收維度觀察,大部分上市公司反而實現了業務規模的擴容——數據顯示,2018年營業收入實現同比正增長的公司數量多達2675家,占比達74.18%。
但真正困擾上市公司的難題,可能是其不斷走高的負債率和財務費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數據發現,2018年底負債率同比增長的上市公司數量多達2072家,占全部可比公司數量的59.12%。
記者同時計算發現,上述2072家上市公司負債率平均提升達7.48個百分點,中位數為4.17個百分點,說明負債率的重度提升正在向少數公司集中。而在負債率提升超過15個百分點的222家公司中,分屬信息技術、工業、可選消費、材料四大行業的占比較多,所在數量分別達57家、54家、41家和31家。
負債率走高的同時,上市公司整體財務費用也在悄然增加。統計顯示,2018年3509家非金融類上市公司合計財務費用達5465.62億元,較2017年增加675.16億元,這恰好與2018年上市公司總體淨利潤較2017年的差額相當。
“無論是資管新規對影子銀行的清理還是對互金的整頓,都讓上市公司原有的融資渠道受到制約,一些財務並不健康的上市公司不得不尋求成本更高的方式,進而造成財務費用的激增。”
記者統計也發現,更多公司正在出現巨額財務費用的狀況。2017年中,財務費用超過10億元的公司只有98家,而2018年這一數量達到113家。
伴隨著A股市場在一季度的企穩,上市公司2018年並不樂觀的基本面是否能夠出現反轉和復甦,也成為當下市場關注的焦點。“大家比較關注一季度的利潤回暖能否持續,這也將成為驗證市場能否觸及基本面底部的關鍵。”上述私募機構負責人表示。
記者統計已披露一季報的3600家上市公司數據發現,一季度上市公司歸母淨利潤合計達10333.3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40.22億元。
然而,一季度的利潤增長主要來自於金融類企業。數據顯示,行業分類口徑下102家金融企業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合計達5724.83億元,同比增加828.17億元,若扣除該部分增加值,一季度上市公司淨利潤同比僅增加112.05億元。
事實上,更多足以引起警惕的信號正在出現。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內,虧損企業數量增至553家,較去年同期增加66家。此外,2418家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同比正增長,正增長公司數量占統計內公司總數的67.17%,該比例較2018年整年下降7.01個百分點。
“可能有一些公司的業務存在季度差異原因,但從目前的營收狀況看,很難說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已經見底了。”上述私募機構負責人表示。
(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