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3日電/ 近期,作為投資新品,被稱為“銀邊債券”的地方政府債券引起廣泛關注。然而,在首批發行後這些債券均出現二級市場交易價格跌破發行價的現象。備受追捧的地方債為何出現這種現象?如何看待地方債的投資價值?
“結合宏觀經濟、債券市場發展、市場短期流動性變化等因素分析,當前地方債價格下跌屬於市場機制正常發揮作用的結果。”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封北麟說。
3月22日起,寧波、浙江、四川、陝西、山東、北京先後發行面向商業銀行櫃台市場的地方政府債券,起投金額100元,櫃台銷售額合計68億元,個人和中小機構認購踴躍,各地均在短時間內迅速售罄。財政部表示,通過商業銀行櫃台市場發行地方政府債券,不僅有利於進一步拓寬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渠道,也有利於豐富人民群眾和中小機構投資品種選擇。
在這些債券發行後,卻出現約1.5%範圍內的小幅下跌。業界人士認為,一向被認為安全性高、收益穩健的地方政府債券出現跌破發行價的現象,原因是多方面的。
“宏觀經濟預期向好,投資者市場信心恢復,資產配置向中高收益投資品轉向分流,導致地方債價格有所下降。”封北麟分析。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經濟運行平穩開局,穩中有進。特別是3月份多數指標好於預期,市場預期仍在改善,積極因素逐漸增多。
封北麟認為,經濟企穩預期增強,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投資者對中高投資回報資產的配置需求,A股、理財產品、信用債等中高回報投資市場出現不同程度的回暖,“因此,從宏觀面看,隨著投資者預期向好與投資信心恢復,市場對於地方債等安全性、低收益資產的配置需求有所下降”。
此外,目前首批試點商業銀行櫃台發行地方債發行票面利率基本處於3.01%—3.33%(3年或5年期),雖然高於同期國債到期收益率,但相比同期地方債到期收益率仍然偏低。
“銀行櫃台地方債發行票面利率整體低於預期,二級市場回調修正。當前,隨著我國地方政府債券市場規模的擴大,市場化交易機制的逐步健全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二級市場的定價功能也在逐漸增強。商業銀行櫃台發行地方債價格跌破發行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二級市場對地方債收益—風險的判斷,是地方債交易發行市場化程度提升的積極表現。”封北麟認為。
地方債跌破發行價,意味著後買入的投資者持有到期收益率,明顯高於前期購入的投資者。同時,業內人士指出,投資者持有的地方債即使在現階段跌破發行價,但如果一直持有至到期兌現獲得本金加利息,並不會出現虧損。
目前,2019年全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3.08萬億元已全部下達。總體看,具有“銀邊債券”之稱的地方政府債券安全性僅次於國債,但收益較同期限國債高且同樣具備利息所得免稅的投資優勢,投資者認購地方政府債券,既可以持有到期,享受穩定利息收入,並可根據個人資金需求,隨時向承辦銀行賣出或開展質押融資,流動性好,變現能力強。
“隨著我國地方政府債券二級市場建設的完善以及地方債市場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地方債二級市場交易將越發活躍,價格合理區間範圍內的市場波動將成為常態,投資者應具有相應的風險意識。”封北麟認為,市場價格小幅波動屬於正常現象,流動性偏好型投資者仍可繼續持有。
來源: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