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30日電/隨著芯片領域的下一步發展,會越來越多和人工智能技術結合,基於人工智能技術轉化應用。中國互聯網巨頭正摩拳擦掌,希望借AI芯片“彎道超車”。
阿里發布全球
最高性能推理AI芯片
在9月25日的雲栖大會上,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發布了全球最高性能推理AI芯片——含光800,基於RISC-V和阿里自有算法,性能達78563 IPS,能效達500 IPS。
去年的雲栖大會,阿里宣布成立平頭哥,正式進軍芯片領域。到今年年初,阿里就宣布2018年達摩院芯片出貨量已突破2億片。7月,平頭哥又發布了首款玄鐵910芯片,號稱是目前業界性能最強的RISC-V架構芯片之一。
前不久,AIoT芯片平台“無劍”的發布更是可幫助芯片設計企業將成本降低50%,設計周期壓縮至原本的一半。可以看到,一年時間阿里在芯片,尤其是AI芯片領域成果頻頻,張建鋒也在現場表示,“數字經濟時代,全球AI芯片出貨量已達29億片,AI芯片未來可期。”
2018年7月4日,在2018年百度AI 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宣布百度推出中國第一款雲端全功能AI芯片“昆侖”,可以適用於語音識別、無人駕駛等場景中。在全球範圍內,亞馬遜、谷歌、Facebook等互聯網企業也參與到芯片行業中,互聯網企業入局已成為全球芯片行業顯著趨勢。
每兩年AI對芯片
算力要求提升十倍
隨著AI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傳統的芯片技術已經滿足不了需求。CPU、GPU作為通用計算芯片,為處理線程邏輯和圖形而設計,處理AI計算問題時功耗高,性價比低,因此在AI計算領域急需專用架構芯片解決上述問題。
百度方面也介紹,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崛起,AI算力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中。每過兩年數據便會翻一番,而計算模型的複雜度對算力的要求則會有5倍的增長。這意味著,每過兩年,AI對芯片的算力要求會有10倍的提升。
對於中國互聯網巨頭來說,它們早已不甘於只做線上互聯網服務,一方面在“下沉”,向實體產業滲透,如金融、旅遊、出行和零售等都在發生的互聯網+;另一方面在“變硬”,在做好互聯網軟件服務的同時,向硬件深入,比如百度做無人車和智能家居,阿里有IoT戰略,而目前各種業務的計算都要用到大量的芯片。
發揮巨頭在AI方面優勢
“互聯網巨頭做芯片有著獨特的優勢”。
國際視頻標準華人領軍人物、阿里AI Lab首席科學家陳穎向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表示,互聯網巨頭可以發揮巨頭在AI方面積累的技術優勢,而且做出的芯片可以首先在它自己的AI平台及其應用上得到應用,通過應用可以推動芯片的發展,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數據顯示,2019年芯片人才平均招聘薪資為10420元/月,十年工作經驗的芯片人才平均招聘工資為19550元/月。成長速度慢、迭代周期長是限制芯片人才薪資漲幅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發工程師林濱表示,一般要經歷四五個芯片項目周期,每個周期半年到兩年,此後才能“開始獨當一面”。
(來源: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