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改革比刺激更重要:以人民幣匯率為例
http://www.CRNTT.com   2020-06-26 08:18:41


  中評社北京6月26日電/5月底,全國兩會順利閉幕,揭曉了中國政府應對疫情衝擊的經濟底牌——“紓困+改革”的組合拳。會議沒有提出今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卻強調了就業目標。這基本符合我的預期。

  過去一段時間來,我總結中國政府應對2018年以來經濟下行壓力的基本政策立場是:“改革比刺激更重要、就業比增長更重要。”在前期業界關於經濟增速“保六”的大討論中,上述觀點發表於本人在《第一財經日報》的專欄文章“穩增長的市場信心與政策定力”中。

  市場通常關注的是短期政策效果,傾向於用能否讓市場賺錢來判斷政策的好壞。而改革屬於結構性政策,是慢工出細活。這造成了市場與政策之間的預期差,進而影響市場信心、抑制市場表現。我長期從事外匯政策研究,其他領域了解有限,但萬事同理。或許從人民幣匯率的角度,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改革比刺激更重要的深刻內涵。

  “破7”之後人民幣匯率呈現雙向波動走勢

  眾所周知,去年8月份,受中美經貿磋商進程反覆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2016年底、2018年底和2019年5、6月份三次遇7不過後,終於跌破了7比1這個重要心理關口。在一般人看來,這是人民幣匯率貶值,而於業內人士看來,卻是機制比水平重要。“破7”之後,人民幣匯率打開了可上可下的空間,匯率市場化程度提高。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正是“破7”之後人民幣匯率遭遇的一次大考。

  1月20日之前,國內經濟初步企穩、中美經貿衝突降級提振了市場信心,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和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下午四點半收盤價(下同)重新升破7。然而,1月21日之後,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抗疫”模式,人民幣匯率轉而下跌。迄今為止,雖然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總體依然偏弱。

  如果去年8月人民幣匯率沒有“破7”,今年在諸多內外部不確定性衝擊下,7這個關口很可能會反覆被測試,7就變成了一個“水平”問題。如果說去年“破7”面臨的是經貿摩擦和經濟下行的雙重不確定性的話,那麼,等到今年“破7”,面對疫情大流行、世界經濟大停擺,同樣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從這個意義上講,匯改不存在沒有任何風險的所謂“最佳時期”。

  去年匯率“破7”取得了超預期成功,人民幣匯率不僅沒有自由落體,反而出現了雙向、寬幅震蕩走勢。去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最大振幅為6.0%,雖小於上年的11.0%,但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披露的八種主要儲備貨幣中排名第四,較上年提高了一位。因為這八種貨幣的平均最大振幅由上年的11.6%降至6.6%。

  今年疫情暴發以來,人民幣匯率隨著內外部形勢發展變化,繼續雙向波動。3月初,曾經因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海外疫情蔓延加速、美元指數回落,一度重新升破7。之後,又因美股熔斷、美指飈升,再度跌破7,延續至今。儘管如此,上半年,人民幣匯率最大振幅僅有4.0%,在八種主要儲備貨幣中排名最後,且遠低於八種貨幣的平均最大振幅10.6%。

  當前,美元繼續扮演了傳統的避險角色,大部分非美貨幣對美元匯率均呈現弱勢。年初至6月19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24種外幣人民幣交易的匯率中間價中,人民幣對外貶值的有8種,幅度最大的也僅有3.3%(對日元)。同期,萬得人民幣匯率預估指數累計升值0.5%,最多累計升值4.5%(到3月23日美股逆轉前夕)。國際清算銀行編制的人民幣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指數,今年前5個月分別累計上漲1.9%和1.0%。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