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開採成本懸殊
“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但國內鐵礦石生產企業現狀不容樂觀。”多位鋼鐵行業資深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國內鐵礦石企業規模小,缺乏定價權,且成本偏高,在鐵礦石大幅降價的過程中加速出清。目前,國內鐵礦石需求80%以上依賴進口,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受採購較分散等因素影響,我國鋼鐵行業對鐵礦石定價的話語權較弱。
“2013年到2015年,國際鐵礦石巨頭不斷增產,鐵礦石價格大幅降價,成本較高的小型鐵礦石企業紛紛被擠出市場。”王國清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我國鐵礦石距離地表較深,開採多在地下進行。而澳大利亞等地的鐵礦石資源附著表層,可以採用露天開採。兩種開採方式的成本相差懸殊。”
唐川林告訴記者,國內鐵礦石開採成本(不含運費)大概是80美元/噸,而海外大型企業僅為20-30美元/噸。
近年來,基建、房地產、汽車等下游需求增加,我國對進口鐵礦石的依賴度進一步上升。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進口了10.69億噸鐵礦石,同比增長0.5%。該進口量僅低於創紀錄的2017年的10.75億噸,創下歷史第二高進口量。2020年前11月,進口鐵礦石10.73億噸,同比增長11%;累計進口額為1072.02億美元,同比增長16.16%。國內鐵礦石產量方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我國鐵礦石產量分別為7.63億噸和8.44億噸。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張秋生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近年來我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逐年上升。我國鐵礦資源儲量世界第四,但鐵品位平均只有34.3%,我國鐵礦資源具有‘貧、細、深’等特點,利用難度大、環境擾動大、安全生產壓力大,須經過選礦富集後才能使用,生產成本遠高於國外四大礦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