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全面降准不意味政策轉鬆
http://www.CRNTT.com   2021-07-16 08:47:05


  中評社北京7月16日電/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決定於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次全面降准將釋放長期資金1萬億元左右,超出此前市場普遍預期的“定向降准”。同一天,央行公布的6月份金融數據好於市場預期,其中,社會融資規模、人民幣貸款和廣義貨幣供應量(M2)等指標表現強勁,國內信貸供需兩旺,反映出國內貨幣信貸環境保持合理適度。

  經濟日報發表光大銀行分析師周茂華文章表示,在市場看來,此次央行全面降准與金融數據表現很難進行“因果”聯繫。央行為何在此時實施全面降准,是否意味政策轉向,接下來貨幣政策會怎麼走?

  文章分析,從7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內容和7月9日央行降准公告內容來看,此次央行全面降准或基於以下三方面考慮。

  首先,對衝大宗商品漲價影響。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在恢復過程中遇到一些新情況,工業原材料等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導致部分企業經營壓力上升。對此,有關部門先後出台了一系列商品保供穩價的政策“組合拳”,抑制部分商品價格過快上漲,效果初顯。同時,央行通過降准釋放低成本資金,拓展銀行調降企業貸款利率的空間,可對衝商品漲價對中小微企業的負面影響。

  其次,緩解部分銀行負債壓力。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國內銀行超儲率維持低位,一定程度反映國內銀行體系整體流動性偏緊。去年為應對疫情衝擊,監管部門以結構性政策工具等,引導銀行通過降低實際貸款利率、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降低手續費等方式,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約1.5萬億元,在支持經濟恢復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不可避免地對銀行本身經營造成一定壓力,加之國內金融監管嚴格、同業競爭激烈等,部分中小銀行負債壓力較大,信貸擴張能力受一定制約。央行有意通過全面降准為銀行提供“彈藥”,推動銀行進一步讓利實體經濟,為製造業等提供長期資金,穩定企業發展信心。

  最後,進一步夯實經濟復甦基礎,推動經濟恢復。目前,中國經濟延續穩定恢復發展態勢,但局部復甦不平衡問題依然存在,海外防疫與經濟復甦仍存不確定性。有必要通過降准等手段引導銀行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補短板、強弱項,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保市場主體,穩定就業市場,促進內需盡快恢復常態,推動經濟邁入穩定可持續擴張軌道。

  文章認為,從中國目前發展的內外部環境看,穩健的貨幣政策基調沒有改變。

  一是國內經濟延續良好復甦態勢。國家統計局公布的5月份宏觀經濟數據顯示,國內消費、投資和出口指標整體表現理想,反映經濟活躍度持續增強,內需穩步恢復,外貿出口保持在較高景氣區間。經濟恢復取得進展,央行政策並無轉向壓力,政策重心仍集中在為實體經濟補短板、強弱項上,促進經濟更加均衡發展。

  二是國內貨幣信貸環境保持合理適度。央行公布的6月份金融數據顯示,國內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旺盛,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同比增速基本匹配,國內貨幣信貸環境保持合理適度,繼續為經濟恢復提供有力支持。

  三是貨幣政策需要平衡穩增長與防風險。國內貨幣政策在支持經濟復甦的同時,需防範貨幣信貸環境過度寬鬆,引發資金脫實向虛,局部出現資產泡沫集聚、宏觀杠杆率過快上升等潛在風險。因此,仍需保持貨幣政策的連續性與穩定性。

  另外,從外圍環境看,最新公布的美聯儲政策會議紀要雖“鷹派”不及預期,但整體政策是往收緊的方向走。目前美聯儲內部主要分歧在於何時、如何啟動貨幣政策正常化。防範美聯儲政策外溢效應的關鍵,是要確保中國經濟穩定並避免局部風險集聚。

  文章指出,從趨勢看,貨幣政策不存在大幅方向性調整,將延續穩健基調,央行更多採用結構性政策工具,在確保市場流動性合理適度情況下,優化信貸結構,支持實體經濟補短板、強弱項,注重防範金融風險,為改革營造好的政策環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