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8月16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導,近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對國際定期客運航班熔斷措施進行優化調整。調整後的熔斷措施為:對確診旅客人數達到5例的航空公司單一入境航班,當確診旅客占比達到該航班入境旅客人數4%時,暫停運行1周;當確診旅客占比達到該航班入境旅客人數8%時,暫停運行2周。熔斷的航班量不得調整用於其他航線。相關政策將根據疫情形勢和防控要求,適時做出必要調整。這一優化調整將帶來哪些影響?對此,記者進行了採訪。
2020年6月份,隨著國內外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民航局開啟國際航班熔斷機制。熔斷政策實施兩年來已進行了三輪調整:第一次調整是2020年12月,將單一入境航班確診人數達到5例的航司熔斷周期由1周延長至2周。第二次調整是2021年4月,增加了客座率限制,即航班入境1周內若確診旅客達到5例,便會觸發熔斷機制。此次是第三次調整,由確診人數絕對數改為旅客占比,同時縮短了熔斷周期。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航空運輸研究所副研究員占芬認為,此次調整是熔斷政策由緊到鬆的轉折點。熔斷政策多次優化調整,是為了適應我國疫情防控形勢和經濟發展的需要。
熔斷措施優化調整將給我國民航業帶來多重利好。“以確診旅客占航班旅客的比例作為指標,改變了過去飛機越大、熔斷概率越大的可能性,航空公司將更有意願用大型客機執飛國際航班,滿足供不應求的國際航線需求。”中國民航大學航空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表示,以國內常見B747-400飛機為例,若按400名旅客計算,同一航班陽性達16人時才會熔斷,原先的政策是確診人數達到5例即熔斷。這將推動航空公司用A380、B747等大型飛機執飛短期需求量大的國際航線。與此同時,熔斷期限縮短了,當確診人數在5人以上且達到航班旅客總數4%時熔斷1周,比原來只要達到5人就熔斷2周放寬了很多,對於需求較大的國際航線來說,可以降低航班熔斷的可能性。
占芬認為,熔斷措施優化將有利於緩解航空公司經營壓力。2020年疫情暴發之前,國際(地區)航線在部分航空公司的收入占比高達25%以上,國航、東航、南航的寬體機數量最多,熔斷標準改為按照航班旅客數比例來執行,將有利於航司恢復歐美澳等遠程國際航線,提高飛機利用率,促進經營效益提升。在周邊國家國際航線恢復進程明顯快於我國的情形下,我國部分產業鏈供應鏈面臨外遷的壓力也有所增大。國際航線的恢復將有利於提高客貨運力供給,為穩固經濟發展、暢通產業鏈供應鏈提供有效支撐。
民航業專家林智傑認為,此次航班熔斷機制優化力度很大,將顯著減少航班熔斷數量,幫助國際航班恢復。對民航旅客而言,國際航班熔斷的減少,不僅能讓更多國際民航旅客往返,也能讓回國旅客有更明確的預期,被迫變更的行程將會減少。對航空公司而言,現階段國際航班和全貨機業務是航空公司經營的兩大支柱,國際航班的恢復,將為民航業減虧作出積極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