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8日電/鄉村如何“共美”“共富”,是來自台灣的“藝術鄉建”專家吳立行一直思考的問題。“兩岸鄉村文化生態相似,城鄉共建的觀念和經驗可互學互鑒。”他近日接受採訪時說。
初春的駱家坑村,村莊、山林、海灣相映成趣,吸引了不少踏春人的腳步。幾年前,這個位於浙江寧海的小村莊還是個令人蹙眉皺鼻的“養豬村”。吳立行來到村裡,和村民們一道為駱家坑村的鄉村振興拼上一塊重要的“拼圖”。
吳立行從小對歷史和藝術有著濃厚興趣,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畢業後選擇留在大陸,成為藝術振興鄉村的深度參與者。
每個村子自然禀賦、文化特色、生活習慣不盡相同,如何挖掘“藝術鄉建”的內生動力?吳立行的答案是:賦能村民。
2020年10月,吳立行來到這個海邊小村,帶著村民利用閑置物件改造庭院、美化墻面,打造具有濃厚文化內涵的體驗館。“要讓村民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吳立行說。
“藍灣營地”“綠島咖啡屋”“九珍廚房”“文創工坊”……藝術喚醒了潛藏在村民內心深處的浪漫情愫。短短一年間,鄉土氣息叠加藝術氛圍的小項目、微景觀接連亮相,讓村莊瞬間美“出圈”,高峰時日接待遊客超5000人次。
吳立行與駱家坑村的故事是浙台共促共同富裕、鄉村振興的縮影。2022年5月,國務院台辦出台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若干措施,為台胞台企融入浙江發展提供了廣闊機遇。
“支持台商台企參與鄉村振興,助力強村惠民行動”“引導台商台企參與山海協作工程,服務先富帶動後富幫扶機制”……對接這些令人振奮的措施,在浙台胞台商深度融入鄉村,在綠水青山間尋找“共富密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