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風險減量
2023年,多地遭遇地震、台風、洪水等自然災害,不僅對農業生產造成影響,也威脅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巨災保險作為防範化解自然災害風險的市場化機制,對於完善國家災害治理和民生救助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自2014年起,中再產險積極參與多地巨災保險試點工作,為地方巨災保險試點提供穩定的再保險保障支持和技術服務。中再產險副總經理王忠曜介紹,中再承接的巨災保險項目已覆蓋19個省市,先後參與了100多個行政區域方案的設計、測算、評估,並在這些地方巨災保險試點80%的項目中擔任首席或唯一再保險人。
2023年11月,中再正式發布中國洪澇巨災模型1.5版本,結合風險暴露數據庫、易損性體系、高通量超算平台,為洪澇保險損失更為全面、快速、精確的模擬計算提供了可靠基礎。此外,中再產險發揮專業技術優勢,主持開發極溫、暴雪、傳染病等指數型巨災保險等創新產品,不斷豐富巨災保險產品供給。
作為經營風險的行業,保險業一方面依靠科技手段做好風險減量,另一方面通過優化各項經營指標持續做好風險管理。償付能力風險管理要求與評估(簡稱SARMRA評估)是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的重要內容,對於提升保險公司風險管理水平、增強行業防範化解風險能力具有重要意義。2023年,金融監管總局對36家保險公司開展的SARMRA評估結果顯示,保險公司普遍增強了風險管理意識,強化了風險管理主體責任,在風險管理方面取得了進步,搭建了較為完整的風險管理架構,制定了較為全面的風險管理制度,構建了較為合理的風險管理工作機制,建立了符合自身情況的風險偏好體系。
對外開放步伐堅實
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在第十七屆亞洲金融論壇上表示,境外40家最大的保險公司已有近半數進入內地。外資機構深度參與內地金融市場,在推動經濟發展和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