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3日電/英國《金融時報》周五(3日)援引中國央行向其發表的評論報導稱,中國央行可能會在2025年“適當時候”,將利率從目前1.5%的水準下調,此舉將成為進一步推動經濟復甦的重要手段。
中國人民銀行表示,將優先考慮“利率調整的作用”,並逐步擺脫以貸款增長為目標的“量化指標”,這將對中國的貨幣政策帶來轉型。分析人士指出,除了利率改革,中國的經濟轉型還需要對資本市場進行深度調整,以提升其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
市場對降息預期反應迅速,中國10年期和30年期國債殖利率均創下歷史新低,顯示投資者對未來進一步貨幣寬鬆的高度期待。
這一政策轉變還伴隨著更廣泛的政策框架改革。去年12月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將貨幣政策立場從“穩健”調整為“適度寬鬆”,這是14年來的首次改變。在2024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國領導人承諾將透過減少銀行資本準備金要求、增加財政赤字等方式促進投資與消費。
此外,2025年政策重點將包括進一步降息、刺激消費以及發行創紀錄的3兆人民幣特別國債,以支持國內需求。預算赤字預計將升至GDP的4%,顯示政府有意透過擴大支出來促進經濟活動。
儘管如此,專家警告中國經濟對製造業與出口的過度依賴,已導致家庭需求疲弱,而大部分政府刺激措施僅集中於生產端與基礎設施建設。隨著特朗普即將重返美國總統之位,可能帶來新的貿易緊張局勢,對中國出口構成壓力。
去年,中國經濟表現出對製造業和出口的過度依賴,嚴重的房地產市場危機侵蝕了消費者的財富,而且政府的大部分刺激措施都流向了生產商和基礎設施,家庭需求令人失望。
政府顧問建議北京保持今年的成長目標不變,但也呼籲採取更強有力的財政刺激措施,以提振低迷的內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