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期間香港配送(受訪者供圖) |
中評社香港4月6日電/大公報報道,潘亞軍1992年從江西萍鄉老家來到深圳打拚,一直與農業相伴。1995年,潘亞軍參與過“三趟列車”中的活牛和玉米原料供港工作。他表示,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深圳蛻變為國際化的大都市,三趟列車的重任也主要由深圳分擔了,保障供港生活物資,“但這條香港同胞的生命線一直沒有斷過”。
潘亞軍早年就職於農業部南方農墾公司,作為技術人員,參與過荔枝保鮮、竹子汁的提取,還曾負責供港豬飼料原料採購,保障供港8000頭豬的指標。鏡頭拉回到1962年,當時內地遭受三年自然災害、生活物資嚴重匱乏,但為了保障港澳同胞的基本生活需要,內地開通了供港三趟列車,分別自武漢、上海、鄭州三地始發,每日滿載供港鮮活商品,經深圳運抵香港,一直沒有中斷。
在銷售方面,香港的零售體系很發達,但並未誕生有影響力的本土電商平台。從現實來看,香港電商遠遠落後於內地。潘亞軍認為,“香港只是拒絕了互聯網發展的機會,如果香港市場驚醒後,有互聯網的意識,互聯網產業會好過內地這條‘過江龍’。”
港互聯網產業有待喚醒
值得一提的是,在潘亞軍的意識中,做社區經營,不是簡單的單打獨鬥,要有廣泛的合作意識和強烈的團隊精神。
據他介紹,亞農的供港物資都來自於供港基地,每年海關都去基地抽檢三次,在資質上與供港產品一樣。在香港特區政府公布“強制檢疫14天”的政策之前,亞農的產品都是通過保姆車小批量運送到香港,再完成派送,但政策之後,保姆車無法再進行配送。
通過朋友介紹,亞農聯繫上嘉威運輸公司。潘亞軍告訴記者,“剛開始合作時,嘉威對住宅配送不太了解,出現了一些失誤。但港人的職業態度和素養很高,他們一開始不會考慮賺錢,會想到他對這個行業的熟悉程度和用戶滿意程度,經過一周的磨合,才報營運價格,現在他們不但看好這塊市場,還堅信一定能努力追求零投訴社區,讓這種新業態在香港扎根生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