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用新思維推進東北轉型取得新突破
http://www.CRNTT.com   2021-06-10 08:39:24


  中評社北京6月10日電/“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這是事關國家發展改革大局的重大戰略決策。近日,遼寧人民出版社推出了筆者的新書《中國東北轉型通論》。此書凝結筆者40年80餘次東北深度調查的心血,用四年時間潛心寫作完成,本書已列入國家“十三五”重點項目和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這是一部試圖以21世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戰略思維,探討和闡述中國東北全面轉型、尋求“新變局”的學術著作,是自己作為一個研究者40年來,特別是近年來,對東北深度調查研究和理論探索最新凝結的結晶。其著力點在於瞄准“現實”和“未來”,定位為一部以“東北轉型之新思維”,對現實的審視之作和對未來的探索之作。

  東北不僅是老工業基地,而且是中國農業、資源、科技、人才的聚集地。如果把整個國家圖形看成“金雞”的話,中國東北就像是“金雞”昂起的“頭顱”。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昂起的“金雞頭顱”卻有些低落,以致被官方和民間媒體稱為“東北銹帶”。筆者認為,這是很值得關心東北的朋友認真研究的。

  正是在對現實的審視和探索基礎上,自己逐步形成並嘗試性地提出了“東北轉型新思維”的“三重銹帶”突破說。本書認為,東北不僅表現為“增長的銹帶”,而且從深層看,還具有“體制的銹帶”“結構的銹帶”“文明方式的銹帶”特征。這就意味著,完整意義上“東北轉型”,實質包含了“三位一體”的理論含義:走出僵化體制的“銹帶”,走出板結封閉結構的“銹帶”,走出非現代性的文明方式的“銹帶”。而這三個命題,正是筆者40年來潛心挖掘、努力破解的症結之所在。

  起於1979年的東北改革開放,特別是新世紀開始以來的東北振興,不僅是東北地區發展史上的攻堅戰,也是整個國家發展史上的攻堅戰之一。這場攻堅戰打得十分艱苦。它既不固守(而且有所突破)效法蘇聯當年在東北首先建立,而後擴展至全國的根深蒂固的計劃經濟體制、扭曲的經濟結構和粗放的經濟模式,也不簡單照搬歐洲如英國伯明翰和德國魯爾等地擺脫“鐵銹地帶”單向度的“產業接續”模式,而是基於中國東北自身的特殊而複雜的矛盾,從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等方面,一種全方位轉型的探索。

  經過40多年的歲月,東北的改革、開放和發展已經取得不小成績,也確有若干經驗可循,但是,這期間也經歷了太多的挫折、太多的起落,以致今天仍“在困境中拼搏”。

  面對中國和世界百年未有之變局,東北,我們的大東北,如何實現轉型,從而真正振興起來,以創造新的格局,不只是東北(包括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東五盟、市)1.2億人民的心願,也是全國14億人民的心願,更是東北亞地區多國人民的期盼。書中“走出三重銹帶”的方略正是筆者研究東北“在困境中拼搏”所獲得的思想成果。

  本書立足現實,面向未來,試圖探討和回答五個問題:

  問題一:面對世界和中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東北觀”來觀察東北的戰略地位?書中闡述了自己的“大三觀”,即:第一,在縱向上:用“大歷史觀”觀察;第二,在橫向上:用“大格局觀”觀察;第三,在內向上:用“大角色觀”觀察。研究東北,用此“三觀”觀之,是一種嘗試,我在努力尋求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精神境界。

  問題二:審視現實,東北究竟存在什麼內在矛盾?或者說,所謂“東北病”究竟“病”在哪裡?書中基於多年調查,講述了自己的“把脈”結果:“體制病”“結構病”“文明方式病”。正是基於這種把脈,才提出了“突破三重銹帶”的主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