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廣州1月10日電/來自新加坡淡馬錫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淡馬錫)麾下的嘉德置地集團(簡稱嘉德置地),漸漸學會了用中國“取長補短”的思維方式,將資金優勢轉化成土地資源。
兩周前的12月26日,四川置信凱德實業有限公司(簡稱置信凱德),以2.5億元的價格競得成都一居住用地,此時這間公司成立僅僅兩個月。
置信凱德的兩個股東,分別是成都置信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成都置信),以及嘉德置地在內地的全資子公司——凱德置地(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凱德置地),前者具有優厚的土地資源,而後者,正在中國內地的地產市場廣尋商機。
據財經時報報道,置信凱德將在三至五年後被運作海外上市,這個公司的軌跡,正是淡馬錫在中國內地地產掘金的模板之一。
“嘉德置地的未來規劃是5年之內市值翻一番,那凱德置地就要在5年之內把規模擴大3倍。”凱德置地總裁林明彥說。
凱德置地計劃,為置信凱德注資10.9億元人民幣。成都置信總裁楊毫表示,未來成都置信的優質資產,包括其現有的廣大土地儲備一定會裝進置信凱德,這意味著凱德置地在四川會有強勁的業績表現。
不僅僅在四川,在全國的多個地方,凱德置地都在尋求合作者。去年10月,凱德置地6億元認購了河南建業住宅集團29.75%股份。去年3月,凱德置地以6.44億港元認購香港上市公司麗豐控股(1125,HK)20%的股份,而後者在珠三角地區有強大的土地儲備。早在2004年,凱德置地就與深國投合作,目前共同擁有30家商業物業。
“自主開發和戰略合作是凱德置地中國業務拓展的兩條重要渠道。”凱德置地相關人員表示。
他表示,首先,雙方合作有利於外資的本土化,可以快速切入市場;再有,凱德置地會選擇與國內最具區域優勢的企業合作,實現強強聯合。目前,與凱德置地合作的企業大多擁有大量的土地儲備。
如林明彥所說,凱德置地必須在5年之內把規模擴大3倍,在這樣一種規劃下,進行戰略合作也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力支撐。
在合作者看來,淡馬錫麾下企業的資金優勢和管理經驗,是讓他們選擇凱德置地的理由,而嘉德置地成熟的資金運作能力,也正說明了這一點。
去年12月8日,凱德中國零售房地產信託(嘉茂中國信託)成功登陸新加坡交易所主板。僅開盤當日,就溢價50%。
嘉茂中國信託是凱德置地在內地由7個商業物業打包的信託產品,總資產價值40.21億元,嘉德置地計劃通過這一信託基金融資16.08億元人民幣用於內地的商業物業拓展。
到目前為止,嘉德置地就擁有萊佛士控股、雅詩閣集團、嘉茂信託、澳洲置地等7家上市公司。
而在私募融資方面,嘉德置地更是得心應手。早在2003年,嘉德置地就成立了凱德中國住宅基金,後又于2005年成立了凱德中國發展基金,共募集4.61億美元用於發展中國市場的住宅及綜合項目。
在凱德置地高速發展商業物業之時,嘉德置地又於今年年中成立了嘉德商用產業中國發展基金和嘉德商用產業中國孵化基金,共募集10億美元專注於中國的商業項目。
“嘉德置地依託公司持續良好的業績、資信和穩定的投資回報率,募集私募基金,時機成熟將其運作上市。”業內人士這樣介紹嘉德的基金運作。
他介紹,這樣做既可以讓資本快速流動,又可以在未來將其發展為有效的融資平臺。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鏈條,嘉德置地依靠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得以發展,而持續良好的業績表現又能夠吸引到更多的融資。”分析人士這樣說。
新加坡國企的哲學
也許你聽說過嘉德置地、新加坡航空、新加坡電信,它們同出一系,母公司就是淡馬錫。實際上,這個全球投資額達到900億美元的投資機構,一直由新加坡政府幕後操控,屬於真正的“國企”。
淡馬錫所持有的股票市值占到整個新加坡股票市場的47%,可以說是幾乎主宰了新加坡的經濟命脈。但也同眾多的國內“國企”一樣,早些年,淡馬錫的股東平均投資回報率只有3%,高層決策者也在思考如何改變這一狀態。
實際上,此前一直深耕新加坡市場的淡馬錫,並沒有意識到亞洲及其他地區的經濟崛起可以帶給這家企業更高的投資回報率,而2002年以後,淡馬錫提出將總投資的1/3放在亞洲市場。
為了保持高效運轉,董事會要求各個業務部門的負責人重新規劃工作。在戰略發展部,其主要工作包括在全球尋找適合公司投資的項目,而資本資源管理部則聚焦在全球股票市場投資。公司確定了終極目標,即“作為成功企業的積極投資者與股東,應該創造並實現股東長期回報”,這一點甚至被寫入了新的“淡馬錫憲章”。
這些舉措作用明顯。淡馬錫在2003年的平均投資回報率創記錄地高達46%。
淡馬錫的成功奇跡般地證明了國有企業完全可以做到跟私營企業一樣有效率,這使得中國體制改革的“設計者”們主動邀請淡馬錫控股更深度地介入到中國國企改革中來。
也許嘉德置地相關人員的話更能夠讓你明白淡馬錫的“國企”哲學。
“在嘉德,淡馬錫不會具體插手業務和發展思路,它甚至在人事決策上也給嘉德更多的靈活性。它只是要求嘉德每年為淡馬錫謀求既定的回報,這樣可以讓更專業的團隊尋求更多的自主權。”這也是為什麼淡馬錫跨行業投資卻能夠捷報頻傳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