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擔任假想敵的解放軍裝甲部隊在集結待命。(資料圖) |
近日,《解放軍報》等國內主要媒體連續報道了解放軍“藍軍”參與實兵對抗的情况。從林海雪原到南國水鄉,訓練有素的“藍軍”指戰員依托先進裝備,與來自兄弟部隊的同行鬥智鬥勇,在不斷給挑戰者提出難題的過程中將軍事訓練引入全新境界。中國“藍軍”的頻繁亮相,是解放軍軍事訓練現代化、科學化的重要表現,也引起了國外軍事研究者的關注。
模式向美國學習
據設在英國的《今日中國防務》網站18日報道,在中國軍隊中,“藍軍”通常指那些專職負責在演習中扮演敵軍的部隊,與西方國家五花八門的“假想敵部隊”有异曲同工之妙。據說,上世紀70年代初時,兩位解放軍將領在訪美期間親眼目睹了美軍假想敵部隊假扮蘇軍作戰的情景,回國後便萌發了引進這一制度的設想。經過周恩來總理的批准,一個代號“741”的絕密項目在總參謀部的指導下,進入實際籌備階段,可惜後來因爲政治因素幹擾而取消。
進入上世紀80年代,隨著解放軍現代化改革的啓動,成立有中國特色的“假想敵部隊”的議題重新被提上日程。大約在1985年,南京軍區率先建造了首個以美軍歐文堡基地爲藍本的“合成戰術訓練中心”,第一支遵循“少數精銳”原則的“藍軍”,也相應地在某集團軍的編制內成型。與此同時,解放軍還設立了一系列專門分析各國軍隊技戰術特點的研究機構,直接爲前者提供支持。
與所有外國同行一樣,解放軍“藍軍”部隊運用同敵方盡可能一致的戰術准則、組織結構和武器裝備,力求給對手制造出最逼真的實戰氛圍。“藍軍”士兵總是身著外軍制服,一些人甚至以刀叉代替筷子用餐,以此表示在每一個細節上都和“敵人”看齊。
藍軍經常打敗紅軍
《今日中國防務》文章分析稱,雖然中國軍方從未正式公布“藍軍”的具體情况,但其最初的模仿對象無疑是曾經對華威脅最大的蘇軍。冷戰結束後,中國“藍軍”的關注重點也相應地逐步向西方(特別是采用西式建軍思想的台軍)轉移。據信,解放軍目前在南京、北京和濟南軍區各自設有一支獨立的“藍軍”部隊,且三者的戰術側重點有所不同。“藍軍”官兵的實戰經驗與文化素質都在平均水准以上,對于信息化裝備的掌握程度也更出色。
除此以外,還有迹象表明另一些軍區和主要集團軍內部也預留了“藍軍”的編制,需要使用時可以臨時指派某支部隊“客串”。隨著技術的進步,諸如空包彈、發烟手雷乃至激光模擬系統的廣泛運用,在“紅藍對抗”中已是越來越常見。
公開報道顯示,解放軍眼下對于“藍軍”的使用已頗具心得,幾乎所有陸軍部隊都要定期前往各大合成訓練基地與他們進行實兵對抗。這樣的訓練對絕大多數官兵而言,都有十分珍貴的價值。如果考慮到中國陸軍已長時間未經曆過大規模戰爭考驗的現狀,“藍軍”發揮的積極意義就更不應該被低估。事實上,中國的官方媒體也多次披露過“紅軍”在假想敵面前猝不及防乃至吃到敗仗的情况;在某次不知名的演習中,經過精心准備的“藍軍”特種部隊只用幾個鐘頭時間,就“端掉”了號稱全國最精銳的某集團軍的前綫指揮所。
參考資料:世界著名假想敵部隊
世界上第一支正規的假想敵部隊,是1966年以色列組建的“外國空軍模擬大隊”。當時,一名叫穆尼爾的伊拉克飛行員駕駛戰機叛逃到以色列。以軍遂迅速調集一批優秀飛行員,由穆尼爾按蘇軍訓練方式進行訓練,模仿敵軍的空戰動作。經過與該模擬大隊進行對抗訓練,以色列空軍作戰能力大幅度提升,在其後與伊拉克的空戰中,以1∶20的戰損比率重創對方。
美國陸軍的專職假想敵部隊“第32近衛摩步團”創立于1981年,該部隊由美第31機步團和第73裝甲團的精銳組成。他們穿蘇聯軍服、用蘇軍武器、開蘇軍車輛、照蘇軍條令作息、按蘇軍大綱訓練和作戰;成立幾年內,在與一般美軍的對抗中勝率超過90%——也難怪真正的蘇聯軍官評價說:“他們看上去比蘇軍更像蘇軍。”
無獨有偶,俄羅斯目前的假想敵部隊也被稱爲“第32近衛團”。這支部隊曾是蘇聯紅軍的王牌,後來才轉型唱起“換裝戲”。蘇聯解體後,該團的地位幷沒有下降,俄陸軍每年都要由它出面組織數次師、旅團規模的演習。隨著針對車臣分裂勢力和境內外恐怖勢力作戰任務的增多,俄國防部今後還有擴編該部隊的設想,打算讓它扮演“恐怖組織”的角色。
身爲“後進生”的日本與韓國近幾年來也重視假想敵部隊的建設。日本的假想敵部隊又稱“離島特戰部隊”,成立于2002年3月,主要負責島嶼特種作戰,駐地爲佐世保。而韓國潜心打造的“影子”部隊則號稱“除了效忠對象不是朝鮮,一切都是朝鮮的”,成員由從韓國陸軍各個單位抽調的基層士官組成,完全按照朝鮮人民軍的最高標准進行配備和訓練,以方便韓軍其他部隊熟悉朝鮮作戰的樣式。(來源:中青在綫-青年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