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3日電/全球最大的房地產企業萬科正陷入一場輿論戰:塑造了“萬科文化”的管理層與通過“野蠻收購”上位的大股東之間的激烈博弈,不僅在資本市場激起千層浪,更引來衆聲喧嘩,各種觀點激烈交鋒。
法國《歐洲時報》7月1日載文《萬科之爭:秀才遇到兵,有理要說清》,文章說,從萬科管理層及其代表人物王石的角度看,這個團隊堪稱“標杆”,過去15年間,將萬科的營收從不到40億元人民幣帶至近2000億元人民幣,增長了約50倍,新的大股東為了謀求對公司的控制,想將這樣的團隊“一鍋端”,確實有些粗暴。
但是,從“萬科之爭”的另一方寶能的角度看,其對萬科的收購到目前并未被證實有違反法律的地方,既然如此,寶能按照資本市場的規則來爭奪利益,無可厚非,雖然顯得無情,但卻是資本市場的基本邏輯,各方應該要接受這種游戲規則。
這樣的局面,有點像中國俗語裡講的“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然而,在資本時代逐漸到來的當下,又必須學會讓“秀才”和“兵”進行“對話”,進而找到符合中國資本市場實際的平衡。從“萬科之爭”的演變來看,各方似乎都還沒有做好資本時代來臨的准備。
從2015年底寶能不斷舉牌萬科開始,萬科這家中國最優秀的企業就顯示出風險預防機制的缺失,再加上對過去成功經驗過於自信,一直秉持“瞧不起”寶能的姿態,這直接導致了後續一系列問題,也讓現在的萬科管理團隊平添了幾分悲壯色彩。
資本時代,倘若一家企業治理結構不完善,又存在較高的獲利空間,那麼資本市場必然會出現追逐者甚至獵殺者。中國企業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會越來越多地面臨“門口的野蠻人”,唯有不斷提升管理水平,不斷補齊漏洞,才會在與資本逐利性的殘酷鬥爭中握得主動。受到“萬科之爭”的警示,不少中國的上市公司已經開始修訂章程,增設反惡意并購條款,預防控制權旁落,由此不難看出這一事件的積極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