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23日電/香港文匯報報導,政府:五方面監察樓市,無需“減辣”。
財政預算案維持樓市“辣招”不變,但就調低上車盤的從價印花稅(第二標準稅率)稅階,減輕首置客負擔,令市場有少許驚喜。當中,300萬元樓劃一交100元,較調整前慳4.49萬元;400萬元樓交6萬慳3萬、800萬元樓交24萬慳6萬,措施即日生效。政府指出,有五方面指標監察樓市,相信減首置印花稅不會引發炒風。業界認為,今次減首置印花稅可惠及千萬元以下的物業,有利增加樓市交投,但由於省下金額不多,對樓價實質影響不大。而是次調整亦適用於非住宅物業。
過往樓價200萬元或以下的住宅單位,從價印花稅才適用100元,新一份預算案將適用範圍放寬至300萬元或以下的單位,由舊制稅款4.5萬元大減至新制下只需100元,慳稅4.49萬元。至於樓價400萬元單位,舊制涉稅9萬元,新制下降至6萬元,減少33%或3萬元。而800萬樓舊制稅款為30萬元,新制減少6萬元或20%至24萬元。
去年成交 九成人屬首置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於記者會上解釋指,是次調整住宅物業從價印花稅,是調整附表二,即並非投資或境外需求,是針對本身沒有物業、即俗稱的首置人士。他指,觀乎去年樓市成交量,有九成人為首置人士,且大部分為中小型單位,冀能減輕相關人士負擔。
他又指,此前已經看過“上車盤”或“大少少(面積)”單位的價錢,而印花稅稅率也很久沒有作修訂(自2010年以來),故決定修訂,“減一啲,用來做裝修費也好”。對於樓市影響,他回應指,措施不會刺激樓市,因現時如要“短炒”是需要付額外印花稅,又指現時樓市經過調整後,已趨向平穩,故現作調整時機較為合適。
料3.7萬人受惠 少收19億
政府消息人士補充,在稅階調整後,樓價200萬至1,008萬元物業的稅款會有所減少,預計這項措施將令3.7萬名買家受惠,政府每年因而少收約19億元。消息人士指,受惠人數的預計是基於去年物業成交量而定,去年住宅物業成交量約3.25萬,而非住宅物業約4,500宗。又透露,2021/22年度物業印花稅收入共328億元,2022/23年度則錄138億元,按年度大跌58%。
至於為何沒有“減辣”,政府消息人士則指,政府一直密切留意樓市情況,並從五大方面去觀察,包括樓價變化速度及幅度、未來供應、外圍經濟、樓市氣氛以及成交量,強調政府非一成不變,並重申沒有減辣時間表,但會一直監察市場情況而調節。
該人士又提到,過去兩年樓市平均成交量,與引入辣招後20年相比,平均成交量仍然相若,而目前市民的供樓開支偏高,供樓開支佔入息中位數百分比仍處高水平,因此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仍視之為有效,不會因單一因素(如樓價或成交量下跌)而撤辣。
省錢不到樓價1% 影響有限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昨指,調整印花稅階不是撤辣,因本身不是需求主導計劃的一部分,調整是幫助上車客,但對樓市的刺激作用有限,例如800萬樓只慳約6萬元稅,買家不會因為節省幾萬元稅而買樓,但可幫助上車買家減輕生活負擔。
他認為,樓市表現與息口的關聯性更高,政府現階段不撤辣是正確做法,加上政府重啟投資移民,現時大環境貿然撤辣未必適合。如果撤辣,應該撤特別印花稅,如果業主買樓後,一旦在短期內遇上經濟困難,就可以賣樓套現。
高力亞洲估價及諮詢服務行政董事周若瑜亦認為,新措施讓自住買家減輕負擔,對偏遠及新發展區內的中小型單位較受惠。政府用意雖好,但所省下的金額不到樓價的1%,實際對樓價影響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