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6月24日電/據中國科學報報道,從個人衣食住行到國際間邦交誓盟,選擇或決策無處不在。
很多時候,選擇或決策是困難的。人們不但會面臨諸多兩難選擇,還經常受到情緒、偏好、認知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同樣,精准地預測人類的選擇也非易事。在人工智能(AI)和大數據相關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將決策和預測決策結果“外包”給人工智能,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近日,上海大學悉尼工商學院(擬聘)副教授何黎勝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Sudeep Bhatia合作發表在《科學》的文章,分析了深層神經網絡模擬人類行為特征,在預測人類決策領域起到的重要作用。
預測決策行為的瓶頸
以20%的概率得到100美元,或以80%的概率得到50美元。如果面臨這樣的選擇,你會選擇哪個?
197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卡尼曼等人提出的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認為,人們在面臨獲得時往往小心翼翼,不願冒風險;在失去時會很不甘心,更容易冒險。人們對損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過獲得時的快樂感。
前景理論為人們理解決策者如何組織決策提供了模型,但用前景理論來模擬選擇行為並非沒有缺點。依據前景理論提出新理論的研究者通常會對諸如感知、注意力、記憶和情感等過程,以及干擾和選擇錯誤的原因做出複雜的假設。
Sudeep Bhatia認為,這些理論本身只在“小數據集”的選擇上進行測試,很少與“大數據集”的已有模型進行比較。考慮到決策研究的跨學科歷史和風險選擇的複雜性,這是不可避免的:決策者很容易憑直覺對預期效用的偏差作出心理解釋。而且,很多新理論模型通常類似於先前發布的模型,許多理論在基準數據集上高度模仿彼此的預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