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保會調查重點(大公報) |
中評社香港11月11日電/大公報報道,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連續第四年公布的香港人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結果,多項反映香港人儲蓄能力及習慣的數據,均是調查自2018年推出以來所錄得的最低,包括只有62%受訪者表示有儲蓄習慣,較去年下調5%;有儲蓄習慣的受訪者每人每月的平均儲蓄金額為6600元,連續兩年下跌,較2020年的7000元減少6%。
即使經濟環境不明朗,很多香港人仍有儲蓄的習慣;調查發現,六成以上受訪者表示有儲蓄習慣,而儲蓄為他們帶來的“安全感”也保持穩定。至於就目前儲蓄所帶來的“安全感”評分,今年為53.2分,略低於去年的54.8分,而七成四受訪者的評分在50分或以上。
此外,受訪者平均認為擁有約49萬元儲蓄就能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與去年的50萬元相若;有別於去年,該數據錄得大幅的下調,顯示疫情帶來的經濟跌幅已經緩和或漸趨穩定。
調查亦訪問了結婚15年或以下的人士。78%受訪的已婚人士表示有儲蓄的習慣,較整體高出16%,每人每月平均的儲蓄金額約為8600元,亦比一般市民高出約三成。同時,他們的儲蓄安全感評分亦略高於整體港人,達54.7分,並認為需要擁有約67萬元的儲蓄才能獲得足夠“安全感”,較整體數字高出約37%。
較多妻子掌握財政大權
約三成結婚15年或以下的人士會與配偶定立共同的儲蓄目標。而為了達到該目標,丈夫的儲蓄比例一般較多(佔65%),而約四分之一受訪者更表示丈夫儲蓄的佔比達七成或以上。另外,有37%受訪者表示共同儲蓄主要由妻子負責管理,由丈夫管理或由雙方一起管理的比例則各佔22%。這反映,雖然丈夫儲蓄的佔比較高,但妻子似乎更能掌握管理大權,所以女性在管理家庭儲蓄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現時每名存款人在每間銀行最高可獲50萬元的保障。被問到有關額度會否調整時,存保會主席許敬文教授(圖)表示,該會不時檢討有關保障是否足夠,現時約九成存款人的存款獲全面保障,已達國際水平,如檢討有結果會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