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29日電(作者 肖永國)2008年10月23日兩岸首度在廈金海域舉行聯合搜救演習。廈金海域歷來有兩岸“黃金水道”之稱。此次演習共有兩岸二十一個相關部門三百人參與,演習力量包括專業救助直升機兩架,專業救助船、大陸方公務船及民間船舶二十五艘,其他輔助船舶十六艘,演習規模空前,並取得了演習的成功。以兩岸首次搜救演習為起點,標志著兩岸軍事領域的合作正式拉開了序幕。
兩岸基於中國內戰的緣故,60多年來,兩岸軍事力量始終呈現出敵視和對立的狀態。兩岸軍事力量在更多的時候是政治鬥爭的延伸,更多的時候是以兩岸相互投擲“政治炸彈”和“軍事炸彈”的方式開展敵對狀態下的“交流”和“交往”。兩岸軍事力量之間特殊衝突和對立對形成兩岸政治默契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台獨勢力異常猖獗的歲月裡,兩岸軍事力量以特殊的方式共同表達“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軍人對話和默契,為兩岸和平發展局面的形成發揮了特殊功用。
如今,兩岸政治家順應人民的需要,正在努力開創中華民族的融合史,如何發揮兩岸軍事力量的促進、維護和保障職能就顯得特別的關鍵。
新歷史、新方向和新職能就注定了兩岸軍事力量要共同致力於軍事思維、軍事戰略和軍事協作的轉變。兩岸政治如果沒有這三個方面的轉變,兩岸軍事力量只可能是“穿新鞋走老路”的格局。因為兩岸軍事力量之間關係的發展如果滯後於經貿文化的發展是無法為兩岸創造和諧交流的發展局面的。
基於台灣特殊的政治環境,兩岸關係發展如同是在劣質土壤中成長的“奇葩”,即便是在風和日麗的環境下還經常遭受“折葉”和“斷枝”的“毒手”,如果沒有兩岸軍事力量的發展做支持,這朵“奇葩”就會面對風雨交加,甚至是冰天雪地的環境。所以,兩岸軍事力量之間的發展對促進、維護和保障兩岸開創的“和平發展”的局面是極其重要的。
在反獨促統的政治原則下,共同營造和維護兩岸和諧交流的政治環境就是兩岸軍事力量共同的責任。與此同時,我們更要看到,兩岸軍事力量還需要共同承擔維護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及促進中華民族融合的歷史使命。
當前,兩岸的周邊存在著嚴重危害中國核心國家利益的外部軍事勢力,其中的“心頭之痛”就是“釣魚島”和“南沙群島”主權爭議。受台灣惡劣政治環境的影響,台灣前領導人公然鼓吹“釣魚島是日本固有的領土”,從而為台灣政府處理釣魚島問題帶來更大的政治、軍事風險和難題。更準確地說,依靠台灣單方面的政治和軍事力量是沒有可能解決的,中國大陸的介入必然能讓“釣魚島是中國固有領土”的政治主張成為現實。同樣,在南沙群島問題上,台灣軍事力量的介入會起到相同的效果。原因很簡單,一旦兩岸介入,任何問題都會變成中國的國內問題,兩岸一致反對外部勢力侵犯中國領土和主權,相信世界上任何國家都不敢輕舉妄動。如此以來,兩岸周邊的許多諸如此類的領土和主權問題都會得到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