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不執政,有誰知道馬英九有多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30 09:32:52  


  作者:岑新貴 江西鷹潭、職員

  馬英上台執政,貶多於褒,相當多的人負面評價,批評馬英九優柔寡斷,缺乏魄力,膽小怕事,是個笨“總統”。說這種話的人,要麼不了解台灣,要麼別有用心。其實,設身處地為馬英九想想,對馬的批評是不切實際的,至少是不公道的。 

  台灣的實際情況,並不是外界想象的那麼好,經過李登輝和陳水扁二十年胡亂執政,台灣實際上已是百孔千瘡,百廢待興,馬英九執政可以說是在一片廢墟上搞治理和建設。 

  一是經濟上已到破產邊緣。據台灣相關人士資料統計,台灣外債內債總共有十幾萬億新台幣。搞經濟建設是要有錢投入,台灣欠債那麼多,拿什麼投入建設?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台灣有多少人關心這個家底?不知家底胡亂發言,說馬英九沒有兌現經濟“馬上好”的承諾。這是說人話嗎?經濟建設,誰能做到立竿見影?經濟發展自有其內在規律,有其內在周期性,不可能馬一當選就能使經濟一夜變好。馬在競選時說“馬上好”,是指馬英九上台當“總統”,經濟會好起來,不是說經濟會一夜好起來。但這種別有用心的解釋,變成了馬英九的“罪狀”,這公道嗎? 

  當前由美國次貸引發的金融危機,全世界任何“國家”都無法幸免,台灣股市直直落,也怪馬英九,說他沒有事先謀劃,缺乏領導能力。美國是世界經濟火車頭,華爾街金融家更是世界頂尖經濟學家,他們的能力更是世界拔尖的,我想他們也不願發生金融危機,他們都不能預測發生金融危機,何況學法律的馬英九? 

  但是,面對經濟下滑和來自四面八方的批評聲音,馬英九一律概括承受,無怨無悔深刻檢討,動員部下努力做好工作,台灣經濟總算保住了基本穩定,難道這不是馬英九執政能力的體現?如果十年後回過頭來看,人們就會發現,要不是馬英九上台執政,台灣經濟可能早就破產了。到那時,台灣人民應該慶幸把選票投給了馬英九。 

  二是台灣最大不幸是有一個胡攪蠻纏、黑白顛倒、搞台獨的反對黨。台灣民進黨是什麼貨色,這裡不用多說。馬英九不論做得有多好,民進黨照樣上綱上線狠批猛批。不執政,有誰知道馬英九有多難?執政之初,馬為了執行“憲法”規定,事事不搶在政務院之先,立馬招來“宅男”之譏;馬下鄉視察,被批作秀;馬與大陸談判發展經濟,被批矮化台灣主權;馬本想不買武器,把有限資金投入經濟建設,又批馬不能保護台灣安全;馬說每年國民所得要到八年之後才能做到,本是一句大實話,又批馬跳票;馬要外交休兵,又批馬不顧國體;馬要與大陸簽訂和平協議(只是提出個概念,還沒有討論,更沒有藍本),獨派大老辜寬敏叫馬英九用命來配。這是說人話嗎?總之,馬無論做什麼,民進黨都不滿意,無理也要鬧三分。在這樣一種氛圍下,馬英九動輒得咎,他的壓力有多大?叫馬如何做事?如何把事做得好? 

  在大陸,也有不少人認為馬英九“不統、不獨、不武”的政策是“緩獨,”其實都是不了解台灣的情況。在當前形勢下,“統”會遭到綠營殊死反對,儘管大陸有足够力量制獨,可獨派也是中國人,難不成還要上演中國人打中國人的戲碼?民進黨不講理,難道我們也不講理?“獨”會遭到大陸反對,也不會有今天兩岸好形勢。“武”更不可取,如果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台獨傾刻瓦解,可是台灣打爛了,還得大陸掏錢重建。所以,在當前情況下,馬英九的“三不”政策還是可以接受的。大陸政府是了解台灣情況的,因此也默認馬英九當前政策。而且,大陸還知道,幫助馬英九實際也是幫大陸,因而大陸不遺餘力幫助馬英九搞好經濟。這就有了陳雲林、江炳坤二次相會,並有了陳雲林訪台。 

  三是馬英九在國民黨內阻力也不少。國民黨基本上是一個資產階級的政黨,其成員政治目的各不相同,黨內派系雖不如民進黨那樣明顯,但的的確確存在派系鬥爭,也就是你有你的人,我有我的人。我們可以從馬英九組閣時看出端倪。儘管有吳伯雄這樣的政治家壓陣,但從未停止過向馬英九執政挑戰。前不久,有人在“立法院”提出兩岸談判規範法律訴求,實質就是向馬英九伸手要權,插手兩岸事務。可以肯定,隨著馬英九執政,這種鬥爭還會不斷上演。這給馬英九帶來相當大的壓力。馬英九如果遷就這種壓力,肯定綠營會見縫插針,拉一派打一派。如果馬不願這麼做,又可能影響黨內團結。馬英九就是在這種內外壓力下施政,大家說他有多難?! 

  四是馬英九必須面對台灣一個分裂的社會。台灣自號民主社會,實際上是藍綠分裂的社會,至少目前是這個樣子。馬英九儘管以多出對手200多萬票當選,但對手也有500多萬票,馬時刻想到對手的支持者,總想為對手支持者做一點事,這本沒有什麼錯,至少無大錯。但在台灣這個基本無理性的社會裡,卻招來無窮無盡的批評。每天一開門,藍綠名嘴說個沒完,報紙、電台、電視等輿論工具評頭品腳,其中不乏無端指責和漫罵,攪得你左不是右不是,你在這種情況下,可有心思做事?更為可惡的是,民進黨動不動上街遊行鬧事,可以說煩都煩死了。早年鄧小平說過,姓資姓社不討論。鄧小平為什麼這樣下令?就是因為鄧小平看到,這種不和諧的討論,會衝淡經濟建設,甚至會衝跨改革開放的成果。由此可見,搞經濟建設,一定要有一個好的環境和氛圍,沒有這個前提,搞好經濟建設是不可能的。 

  儘管如此,馬英九上台後,還是為台灣、為兩岸做了不少好事。至少兩岸關係得到較大改善,也為台灣經濟爭取到更多更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應給馬英九熱烈掌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