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5日電/對於文物建築遭遇拆遷的問題,記者採訪了湖南大學建築學院柳肅教授。
建築有其生存的環境
華商晨報:“不可移動文物”的特點就是需要原址保護,所以才造成現在很多的矛盾。
柳肅:建築類文物不同於一些出土的器皿,建築有其生存的環境,就像植物生長在那裡一樣。比如這次長沙發現的老城墻遺址,城墻原本靠近河邊,並且是立於地面上的,但這次發現的卻是深埋地下,而且距離河很遠,這足以說明在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當地地層的變化、河流變遷改道等各方面的信息,是帶有科學的價值的,絕不可移動。如果要將之移到某風光帶中,那歷史信息全無,真古董變成了假古董。
華商晨報:法律規定中是允許對不可移動文物異地重建的。
柳肅:那是在完全迫不得已的時候,在與消失相比較的情況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需要經過嚴格的程序和複建的條件,原址保護還是最佳的選擇。
華商晨報:實際情況是,除了專業人士,很多普通市民好像對老建築是否完全在原址、是否未經改建並不太在意。
柳肅:這可以理解,因為在中國的傳統中人們沒有欣賞建築藝術的習慣。西方美術史中,很早建築就與繪畫、雕塑一樣被作為藝術對待,歐洲人有欣賞建築的習慣。所以在歐洲國家,老城區內是不允許新建城市的。包括學習西方的日本,建築師也如畫家或明星一樣知名,普通百姓會探討建築的好壞,新建的建築甚至會開放一個月讓市民參觀品評,這樣全民都會有欣賞建築的藝術能力,在那樣的地方贋品仿古的建築很難有市場。
<nextpage。
粗制濫造的東西慢慢蠶食人們的審美能力
華商晨報:所以現在粗制濫造的贋品實際在降低著人們的欣賞水平。
柳肅:就是把人的胃口給搞壞了。古人對建築是非常認真的,每一個細節都精雕細琢,哪怕是墻角的一個裝飾。這是今天的人們雖然擁有先進的技術可以快速仿造,但卻絕對難以企及那種精細與美感,這就是對建築的態度。人們不會去欣賞那種美,粗制濫造的東西慢慢蠶食人們的審美能力,把這種能力越拉越低。
華商晨報:也有一些老建築,可能沒有發生過某些歷史事件,也不是名人故居,只是年代久遠的普通民宅,是否具有保護的意義?
柳肅:這要綜合看待其歷史性、科學性和藝術性。就是說,是否有名人居住等歷史價值,是否在建築使用材料、建造技藝上有代表性,是否建築本身有某個時代的藝術特點,這些都需要去考慮。另外還有一點就是,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留下一些代表性的建築,作為那個時代的象徵,否則就像書少了一頁,成了空白的時代。
華商晨報:還有一些建築,年久失修內部居住環境很差,是不是可以為了文物保護而忽視人們希望生活現代化的願望?
柳肅:其實,這是一個可以兩全的問題。從建築學的角度來講,生活的現代化就是廚房和衛生間的現代化。以前的房子設施簡單,但是內部改造難度不大,布設管線技術上不困難。在國外,很多外表看去非常古老的建築,內部都是現代設施,兩者完全互不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