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岳琢 陝西西安 教師
據報道,馬英九將於4月初出訪非洲四“友邦”,開展“仁誼專案”訪非之旅。這是馬英九在2008年上任後首次出訪非洲國家,拒信此行是對馬政府“活路外交”成果的綜合檢視,目的是加深台灣與非洲國家的“邦誼”,也是向大陸表明其致力於推進兩岸和平穩定關係的決心和信心。
但是根據媒體後續曝出的消息,馬英九此行也是一波多折,原定於借助此行程進行國境新加坡,修復台新關係,不過由於台灣先前洩露台新軍事交流消息,新加坡不願意在此事件上開罪中國大陸,於是予以堅決地否定。而將行程過境進行“單純化規畫”,選擇在杜拜進行技術性加油停留。
應該說,馬英九出訪的布基納法索、甘比亞、聖多美普林西比、斯威士蘭等四國,不過彈丸之地,在世界政治舞台無足輕重。但是,要看到的是,非洲素來是大陸的外交重心。近年來,大陸隨著經濟實力的迅速增強,以及對非洲能源等資源的開發和需求日益高漲,更多的企業到非投資,使得大陸的經濟形態對非洲的影響日漸加深,而此種中非熱烈交流的態勢一直讓美歐怒火中燒,總是在伺機進行干擾。當前,美歐在非洲和中東分別捲入多場衝突,挑釁大陸的目的昭然若揭,所以馬英九此次出訪非洲,頗有些步陳水扁“烽火外交”後塵,衝撞大陸底線的意味。
2008年以前,兩岸的“外交”爭奪戰頗有些零和遊戲的味道,你守我攻,此漲彼伏,但是“國際空間”的獲取,都是以消耗兩岸無數公帑為代價的。2008年後,馬英九在“外交”提出“活路外交”概念,即以以“務實、彈性”為原則,擴展與“邦交國”關係,增進“台美互信”。馬英九提出了兩岸“外交休兵”的主張後,他在任職四年中,多次國境美國等國家,都可以予以低調行事。作為回應,四年多來,大陸不在對台灣進行“外交封堵”,不在主張打壓台灣“外交邦交”,反而在諸如WTO、東南亞聯盟、東亞合作對話等機構和機制中,著力配合台灣獲取話語權,表現出了寬容和大度。
不過,馬英九2012年連任後,首站出訪的國家即圈定非洲四國,不僅不考慮路途遙遠,行程之中會花去很多的盤纏,也不考慮須用台灣民眾繳納的稅金去填補“台非邦誼”的無底洞,更有甚者毫不顧忌地要插手非洲,客觀上參與美歐對大陸在非洲的圍堵和打壓——這樣的“務實”是有些過分了吧!
林林總總一句話:馬英九,你值得跑忒遠,去和大陸“拼外交”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