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羅遠燕 廣西南寧 學生
臨近畢業,卻不忙找工作;不會做菜,卻敢開餐館;別的餐館上客,他們已關門。一群不會炒菜的大學生即將畢業,卻開起了名為“舌尖上的屌絲”小餐館,客似雲來三天就淨賺了上萬元。(6月16日中國新聞網)
畢業生有10萬多在啃老,有畢業即失業,有“被考研”。眾人疑惑:大學畢業生路在何方?而“舌尖上的屌絲”的店老板就是即將畢業的電子科技大學的金雪濤和四川教育學院的吳桔吉以及他們的朋友羅傑。其實,有些時候不是沒有路,而是我們被自我或他人的一些“就應該”拉起了路障。文中寫道,不會做菜,敢開餐館;怕父母反對其“賣飯”而沒告訴父母。如果因為“不會做菜”,開餐館就立碑刻上此路不通;如果他人認為大學畢業不該賣飯,就對餐飲創業趨之避之。那麼“舌尖上的屌絲” 永不可能開業。這份“敢”的勇氣正來自於這群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並沒有給自我設限——事先把大學生的所謂身份給端起來,他們沒讓別人的“就該”成為捆住自我無形繩索。
當然,不排除餐館的紅火是因為“舌尖上的屌絲”這館名極接地氣。騷牛肉、阿扁黃瓜、春哥四季豆、杜甫忙等菜名總有一個顧客會回應“嘿,我懂的!”而“高帥富專欄”、“屌絲專區”、“女神必點”的專區讓人不經莞爾。當下部分顧客也許是慕名而來的獵奇人士。但針對菜的味道,也不乏顧客給予了褒獎。吳桔吉及其朋友並沒有因為不會做菜這道坎而止步,他們都是一邊拿著菜譜學,一邊做,為此,雙手還受了不少的傷。所以只要亮出你骨灰級的努力品質,沒有什麼就是該不會的,就是不能做的。
基於大學生賣豬肉,博士生擦皮鞋、大學生變身良心油條哥,大學生到底應該做什麼才不算“人才浪費”頗具爭議。但是不得不說在部分人內心,大學生就該安心於學業,努力成為“高精尖”後,就該設定走上“高富(高指所謂職業高低,富指薪水高,)”路線,或者走在“高富”的路上?但是如果每個大學生都安於這些“就該”,就沒有一些學生看似“離經叛道”的行為:蓋茨退名校創微軟;義務淘寶大學楊甫剛成績飄紅卻成創業明星;李想高中退學成為中國十大創業新銳唯一的80後;大學生畢業去農村創業卻年進百萬。當然也不會有“舌尖上的屌絲”的生意紅火。
當然錢賺的多少並不能成為衡量大學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但對於父母認為畢竟讀了四年的電子商務不該賣飯的看法,吳桔吉說:“假如我這個店開不下去,我也嘗試了一個新的行業,我覺得作為一個大學生應該不斷的去嘗試新的行業。”所以大學生別為自己設限,也別讓他人的“就該”捆住自己。別人可以說,但路,我自己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