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改革第一村村規民約解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4 17:42:50  


 
  我國人民在處理婚喪嫁娶、人情往來等方面,數千年來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村規民約,也可稱為風俗習慣、傳統道德,或叫鄉風民俗等均可。我國最早的“三禮”(《禮記》、《禮儀》、《周禮》)其80%的內容就是村規民約、傳統習俗,它是我國鄉風民俗的集大成者。村規民約具有包容性廣、彈性大,靈活性及適應性強等特點,它還能隨現實如政治、經濟的不同而應對自如,從不需政法的干涉。它雖然沒有文錄的本本,但道德自在人心,它的實行是自覺自願的,體現了它的自治性質。如果某人做事或接人待物違背了當地的風俗習慣,即被認為不道德,要受到譴責,被人“戳脊梁骨”;村規民約在較大場合的實施,常由族長或長者、或德高望重者進行口頭招喚,亦可一呼百應,妥善處理鄉俗民事。如婚禮,舊社會是坐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於經濟的困難是坐牛車、拖車、板車;改革開放後生活好轉,新娘是坐自行車、摩托車、拖拉機;現在是坐高級面包車、小轎車了,不管時代、經濟如何,沒有影響婚禮的正常舉行。還講婚禮,文革時,一對新人在成婚儀式上要面對領袖像鞠躬行禮,現在是對雙親磕頭行禮了,對不同的政治形勢,其民俗也能靈活調節應對自如。喪禮方面,在“三年經濟困難”時期,上人去世,其下輩將其草席一卷就下喪,也沒有誰指責其子孫不孝;現在上人去世,下輩將其穿金戴銀、置厚棺、喪墓園、立墓碑,也沒有人推選他們為最孝之子孫,這也可見村規民俗的巨大 包容性和靈活的適應性。

  現在我國的村規民約基本上是健康的,這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這些優良的傳統美德應當鞏固和繼承,但也應避免一味地複古、仿古;同時也要避免將一些優秀的傳統村規民約或風俗習慣等通過立法的形式上升為法律、法規,這樣雖可收一時之快、立杆見影之效,但不利於涵養當地淳樸的民風。古時,村規民約如果進入了王室,或經欽定,那它就變成了具有強制性的法律或法規了。法律是剛性的,彈性小,包容性小,不能隨便變通及靈活運用,否則就不叫法律了,這既是它的優點也是它的缺點,所以法律不能訂得太多,夠用就行,不然就會制約人們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使人機械性能增加,自律包容性能減少。在法律制訂的多少上,我們不應和外國人爭這個第一。

  當然,一個國家的民族道德的高與低也是與其文化源流的長短有密切關係的,一個國家的民族文化源流越長,其文化底蘊就會越厚實,其道德水準就會越高,反之亦然。我們搞現代化建設,一定要把以德治國放在以法治國的同等地位來抓,兩手都要硬,而且其著力點最好還要向以德治國上傾斜,這是固本強基管長效的治國之舉。大力開展討論制訂村規民約活動,不僅是一個繼承弘揚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舉動,也是很實在的普法活動,村民道德文化的提高,有利於社會的繁榮和穩定。如果全國所有的行政村都象小崗村那樣,認真討論制訂一個《村規民約》並廣而告之,家喻戶曉,我們的以德治國工作就會前進一大步,遵法守法的自覺性就會明顯增強。

  村規民約的制定,可以是散文體,也可以是韵文。為便於記憶傳誦,當以韵文體為佳。上述小崗村的村規民約基本上用的是普通話韵律十三轍的“一七” 轍即“一七韵”,從整體上看也可說是一韵到底的,但有幾處用韵不是十分妥貼,有礙韵律的一氣呵成。在不影響原意的前提下,現我試著改動幾個字,不知是否增益:如將“將你我,來養育”改為“同養育,我與你”;將“建樂園”改為“強身體”;將“共富裕”改為“共富起”;將“爭先進”改為“爭第一”,這樣,整篇的韵腳就會更加通暢一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